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大陸國台辦日前點名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外交部長吳釗燮為「台獨頑固分子」,並稱陸方將依法懲戒、終身追責,包括「絕不允許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在大陸謀利」,引起不小的議論。
 
國台辦開出第一槍後,一些涉台智庫和學者跟著開始叫嚷要徹查「兩面人」的台企,他們要求國台辦利用台灣透明的政治獻金規定,翻查公開資訊,針對在大陸的數千家台企進行篩查。由於台灣1700餘家上市上櫃企業在大陸幾乎都有投資,台灣前「五百大企業」全都擁有大陸市場業務,一時之間,台商人心惶惶。
例如有一家叫「昆侖策研究院」的機構就發文稱,蘇貞昌的幕後金主已經被挖出,包含聯賓塑膠、豐興鋼鐵、亞東證券、慶達投資等業者,其中最大金主為上市鋼鐵企業豐興鋼鐵,在江蘇省化工產業領域有大規模的產業投資,在江蘇實聯化工、淮安實源采鹵公司也都擁有一定的股份。
 文中還點名,當前綠營的「五大金主」為台灣遠東、裕隆、和信、潤泰、仰德等企業集團,他們在大陸都有大量投資。規模稍次但也是綠營主要支持者力麗集團,以「廣泛押寶」方式對吳怡農、鄭運鵬、賴品妤、林宜瑾等綠營人士各捐獻超過50萬元新臺幣。興富發集團則藍綠兩邊壓寶,曾一口氣對數十名立委候選人給予政治獻金,這使得該集團能夠成為台灣著名的「獵地王」。
文章稱,從兩岸經貿資料上看,每一家台灣企業直接或者間接都和大陸市場有關係,因此當國台辦制裁令祭出後,就是台灣企業下決心與「台獨」勢力切割的時刻了。為避免被說「一刀切」,文中還特別強調,那些政治立場相對中立的台灣企業,大可以繼續擴大在大陸的投資力度;那些在經營過程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台灣企業,日後在大陸市場一定會越來越吃香。
這是擺明利用台灣民主體制的弱點,也是典型的以商逼政。早在2003年,中共就曾對奇美企業創辦人許文龍使出類似手法,後來陸續也有台商被點名而不得不表態;但像現在這樣撲天蓋地地宣稱要篩查台商資金流向,背後原因絕對不單純。根據陸媒中新社報導,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接受採訪時透露,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被點名制裁各有不同原因:蘇貞昌是以「武漢肺炎」惡意攻擊大陸,游錫堃鼓吹「台美建交」,吳釗燮通過「竄訪」歐洲國家等勾連外部勢力,因此成為懲戒的對象。
倘說法屬實,那麼中共這波反獨的動作恐不能等閒視之,聯繫到最近習近平在美中峰會上所稱的「倚美謀獨」,以及所謂若突破大陸紅線,將採取斷然措施等,顯示已經提升到國家政策層級。直白地講就是台灣政治人物為打破國際孤立所從事的任何作為,在北京眼中都是謀獨行徑,是不被允許的,公佈制裁名單很可能只是個開始而已。
然而針對中共祭出「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並將我方官員蘇貞昌、游錫堃等人列名懲戒,陸委會最新出爐的民調顯示,近8成民意反對中共作法。不難想見,民進黨政府不可能因為被制裁就退縮,綠營年輕一代眼見民意可恃,恐怕還會加激進,如此就會催出更多「激進藍」的聲音,讓台灣更加對立、分化,正中北京下懷。
另方面,中共以制裁金主為手段,除了是要增加民進黨選舉募款的難度,變相暗助藍營之外,也是藉此壓縮國民黨本土派的空間。可以想見,下次選舉時藍營候選人雖然還是會說反對「一國兩制」,但既已有了「不能拖累金主」的底線,無形中就會開始自我審查,以免傷人損己。這樣一來,國民黨本土化只會更加舉步維艱,其實不利於選票的爭取;但如果北京的目的就是要鞏固島內統派勢力,並藉此分化台灣,卻不能不說是一著「高招」。
在西方國家,當有議員、政治人物被中國制裁時,通常都會出現跨黨派宣言給予聲援,但在台灣,這樣的「同仇敵愾」並未出現。連前總統馬英九的回應,都只是提醒大陸「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反效果」,對制裁行動本身毫無批判,其他人就可想而知。這是中共一貫製造分化的手段,台灣絕不能掉以輕心。
 
還應當注意的是,中共六中全會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已經把台灣問題放入,代表中共將台灣問題放在其未來的「征程」裡。對照公報涉及港澳的內容,過去都說「一國兩制」,所以會提「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但現在已改為「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台灣必須提防中共未來提出「愛國者治台」。
另從六中公報內容來看,在兩岸事務上中共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但同時也強調「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何謂「主導權和主動權」?此次國台辦公佈「台獨名單」,以及未來可能的「愛國者治台」說法,就是玄機所在。
針對中共的恫嚇行徑,我方目前看不出有何因應對策,陸委會只是「依例」表達嚴正抗議,然後說政府將針對中共對台惡意舉措等事態發展,研議適時採取必要反制與防範作為。儘管民調顯示,有58.6%支持陸委會針對「台獨頑固分子清單」採取必要反制與防範措施,但民進黨政府自2016年上台,到現在五年多,歷經了多少次中共的壓迫,有提出過任何一項具體的反制方案嗎?
說到底,中共這些舉措所以能夠產生作用,就是因為兩岸經貿依存度太高,使得其「以商逼政」手法有操作空間。釜底抽薪之計,當然是要降低與大陸的經貿連結,但這事說易行難,眼前只能大家提高警覺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大陸國台辦日前點名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外交部長吳釗燮為「台獨頑固分子」,並稱陸方將依法懲戒、終身追責,包括「絕不允許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在大陸謀利」,引起不小的議論。
國台辦開出第一槍後,一些涉台智庫和學者跟著開始叫嚷要徹查「兩面人」的台企,他們要求國台辦利用台灣透明的政治獻金規定,翻查公開資訊,針對在大陸的數千家台企進行篩查。由於台灣1700餘家上市上櫃企業在大陸幾乎都有投資,台灣前「五百大企業」全都擁有大陸市場業務,一時之間,台商人心惶惶。
例如有一家叫「昆侖策研究院」的機構就發文稱,蘇貞昌的幕後金主已經被挖出,包含聯賓塑膠、豐興鋼鐵、亞東證券、慶達投資等業者,其中最大金主為上市鋼鐵企業豐興鋼鐵,在江蘇省化工產業領域有大規模的產業投資,在江蘇實聯化工、淮安實源采鹵公司也都擁有一定的股份。
文章稱,從兩岸經貿資料上看,每一家台灣企業直接或者間接都和大陸市場有關係,因此當國台辦制裁令祭出後,就是台灣企業下決心與「台獨」勢力切割的時刻了。為避免被說「一刀切」,文中還特別強調,那些政治立場相對中立的台灣企業,大可以繼續擴大在大陸的投資力度;那些在經營過程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台灣企業,日後在大陸市場一定會越來越吃香。
這是擺明利用台灣民主體制的弱點,也是典型的以商逼政。早在2003年,中共就曾對奇美企業創辦人許文龍使出類似手法,後來陸續也有台商被點名而不得不表態;但像現在這樣撲天蓋地地宣稱要篩查台商資金流向,背後原因絕對不單純。根據陸媒中新社報導,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接受採訪時透露,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被點名制裁各有不同原因:蘇貞昌是以「武漢肺炎」惡意攻擊大陸,游錫堃鼓吹「台美建交」,吳釗燮通過「竄訪」歐洲國家等勾連外部勢力,因此成為懲戒的對象。
倘說法屬實,那麼中共這波反獨的動作恐不能等閒視之,聯繫到最近習近平在美中峰會上所稱的「倚美謀獨」,以及所謂若突破大陸紅線,將採取斷然措施等,顯示已經提升到國家政策層級。直白地講就是台灣政治人物為打破國際孤立所從事的任何作為,在北京眼中都是謀獨行徑,是不被允許的,公佈制裁名單很可能只是個開始而已。
然而針對中共祭出「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並將我方官員蘇貞昌、游錫堃等人列名懲戒,陸委會最新出爐的民調顯示,近8成民意反對中共作法。不難想見,民進黨政府不可能因為被制裁就退縮,綠營年輕一代眼見民意可恃,恐怕還會加激進,如此就會催出更多「激進藍」的聲音,讓台灣更加對立、分化,正中北京下懷。
另方面,中共以制裁金主為手段,除了是要增加民進黨選舉募款的難度,變相暗助藍營之外,也是藉此壓縮國民黨本土派的空間。可以想見,下次選舉時藍營候選人雖然還是會說反對「一國兩制」,但既已有了「不能拖累金主」的底線,無形中就會開始自我審查,以免傷人損己。這樣一來,國民黨本土化只會更加舉步維艱,其實不利於選票的爭取;但如果北京的目的就是要鞏固島內統派勢力,並藉此分化台灣,卻不能不說是一著「高招」。
在西方國家,當有議員、政治人物被中國制裁時,通常都會出現跨黨派宣言給予聲援,但在台灣,這樣的「同仇敵愾」並未出現。連前總統馬英九的回應,都只是提醒大陸「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反效果」,對制裁行動本身毫無批判,其他人就可想而知。這是中共一貫製造分化的手段,台灣絕不能掉以輕心。
還應當注意的是,中共六中全會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已經把台灣問題放入,代表中共將台灣問題放在其未來的「征程」裡。對照公報涉及港澳的內容,過去都說「一國兩制」,所以會提「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但現在已改為「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台灣必須提防中共未來提出「愛國者治台」。
另從六中公報內容來看,在兩岸事務上中共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但同時也強調「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何謂「主導權和主動權」?此次國台辦公佈「台獨名單」,以及未來可能的「愛國者治台」說法,就是玄機所在。
針對中共的恫嚇行徑,我方目前看不出有何因應對策,陸委會只是「依例」表達嚴正抗議,然後說政府將針對中共對台惡意舉措等事態發展,研議適時採取必要反制與防範作為。儘管民調顯示,有58.6%支持陸委會針對「台獨頑固分子清單」採取必要反制與防範措施,但民進黨政府自2016年上台,到現在五年多,歷經了多少次中共的壓迫,有提出過任何一項具體的反制方案嗎?
說到底,中共這些舉措所以能夠產生作用,就是因為兩岸經貿依存度太高,使得其「以商逼政」手法有操作空間。釜底抽薪之計,當然是要降低與大陸的經貿連結,但這事說易行難,眼前只能大家提高警覺了。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