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亞洲錢景/王毅喊話「相向而行」  印度崛起中超越中國 外資、製造業成關鍵

2023/07/18 12:17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與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在雅加達會談時,王毅喊話印度以「共同利益」為重,和中國「相向而行」。近年兩國因為邊界問題,雙方關係不但轉冷甚至惡化,包括互相驅逐彼此的記者,印度政府也對當地的中企頻頻出手。面對王毅喊出「相向而行」,蘇傑生則回應為了下階段高層交往創造良好條件,願意用開放心態、妥善面對分歧,並且推動雙邊關係重回正軌。

 

印度近年的經濟表現相當亮眼,從GDP規模來看已超越它昔日的殖民國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的經濟體。2022年印度的GDP更達到了7.2%的增長,2023年預估將維持在6%。TVBS看世界「透視亞洲錢景」特別報導,主持人彭志宇專訪政大國際事務學院教授劉德海,針對法國媒體報導標題「21世紀是印度的世紀」是否真能成真,劉德海指出,對於印度的評價不能只看表面數據,他認為人口教育狀況、貧富差距、基礎建設等問題,都是印度面臨的重大挑戰。如果大量人口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且貧富差距擴大,這將影響印度的未來發展。
 
劉德海進一步分析指出,印度的崛起情況與台灣、中國大陸不同,並未從勞力密集產業開始,而是直接由服務業起飛。其中,英語是印度一大優勢,超過一億的印度人英語能力堪比英美人,擁有近三億的中產階級也可用英文溝通、工作。在這種背景下,印度直接由服務業切入經濟發展,尤其是在90年代網路普及之後,印度進一步發展成為服務業貿易的世界領先國家,特別在IT軟體工程師領域,印度已成為國際品牌。


然而,劉德海強調,雖然印度的精英人才推動了國家經濟的飛躍,但如何讓大量貧窮人口一同受益,是印度面臨的重大挑戰。他認為,印度在經濟發展上可能需要做出調整,尤其重視科技業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勞力密集產業的重要性。因為僅有的科技服務業工作機會無法滿足眾多人口的就業需求,而勞力密集產業則可以提供更多人就業機會,也可讓不識字或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有工作機會。對此,印度政府與社會需要重視製造業的發展,讓經濟成長能惠及更多人民。
 

 
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對印度經濟造成重擊,究竟當下印度經濟數據的反彈是否僅為技術性,或表示印度具有實力和潛力?劉德海點出,印度的經濟結構對於其經濟發展有三大馬車頭:出口、內需和外資。他解釋,印度的出口主要依靠交易服務而非製造業。然而,這種結構受到兩大問題的困擾,人力的移動性和外部市場保護主義,「服務業需要到外面去工作才能賺到錢」,劉德海強調。


至於內需,印度面臨的問題在於消費人口可能只有三億多、集中在精英族群,但剩餘的11億人口消費有限,難帶動內需更往上衝。談到外資方面,雖然印度在美中僵局的衝擊下吸引到一些外資,但並非所有產業都走入印度。印度傾向於選擇他們需要的產業,像是手機產業。然而,對於其他的勞力密集型產業,印度則顯得保守。
 
劉德海特別提到,印度儘管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且試圖成為半導體和電動車的世界中心,但這些目標並不容易實現。同時,印度的外資相對於中國仍有相當大的落差,這不僅與印度的經濟結構有關,也和印度的經濟制度以及相關的民族性部分有關。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23/07/18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