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改變了藝術呈現方式,幾位德國藝術家在封城期間,聯合舉辦了一場AR展覽,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展現藝術創作,觀眾不必到實體博物館,就能透過手機觀看,另一位德國藝術家,則是請來音樂家和舞者,站在大型塑膠氣泡裡演出,呈現疫情下維持社交距離,與世隔絕的孤獨情境。
13名樂手各自在大型氣泡裡演奏,小提琴、大提琴、長笛、喇叭,畫面看起來有點逗趣,這是德國藝術家梅納斯的最新創作,從新冠疫情發想,藝術家們被隔離在泡泡裡,呈現維持社交距離的社會情境。
芭蕾舞者在泡泡裡墊腳,呈現唯美姿態,其實一點都不輕鬆,工作人員得事先準備好塑膠氣泡,仔細地擦拭消毒,再請舞者踩進泡泡裡。
對舞者來說也是全新體驗,人站在泡泡裡被充氣,噪音太大必須摀住耳朵才不會被震聾,一切準備就緒,擺出美美的姿勢。
德國藝術家 梅納斯:「如果像這樣一個密閉的氣泡,氣泡中的人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體溫,所以我們只能拍攝10到15分鐘,更別提空氣了,內部空氣越來越少,畢竟根本沒有空氣能進入氣泡。當然我想彰顯這種社會距離導致的主要問題,這種影響我們的孤立狀態,透過封城來影響我們,這種非常痛苦的場景,有時我自問該如何展現一個人與世隔絕?」
疫情激發了藝術家的靈感,在全球各地博物館和美術館關閉同時,新的藝術形式正在興起。
一名德國藝術家巴斯托斯創造了一組銀色虛擬人偶,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呈現她的藝術創作,另一位現居柏林的華裔藝術家王若晗,則是創作了這個肉眼看不見的虛擬作品。
華裔藝術家 Ruohan Wang:「我把作品放在那裡,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觀看它,在家中或是戶外,在他們的所在地,我認為它非常實用,尤其是在封城期間。」
這場擴增實境展覽,是今年柏林時裝周活動的一部份,德國一本時尚雜誌找來柏林8位藝術家聯合辦展,觀眾不必到展覽會場,只要一支智慧手機就能登入觀賞。
策展人 邁爾:「擴增實境在疫情下非常實用,因為人們已經知道如何透過智慧手機體驗它,我想大多數人已經會用Instagram擴增實境濾鏡,就像當你將狗耳朵放在自己身上一樣,我們就用這種媒介來展示藝術品。」
疫情阻擋不了藝術家的創作靈感,跳脫傳統框架,既然無法實體辦展,那就靠科技幫忙,或者乾脆走出戶外, 將舞台直送到觀眾眼前。
這位女士揹著大包小包,來到義大利羅馬一處公園,包包上寫著"劇場外送",裡頭裝著一個大喇叭,和其他生財器具,原來她不是外送員,而是一名舞台劇演員。
義大利女演員 薩爾薇:「大家早安,歡迎光臨!這裡是劇場外送。」
這是羅馬最新的外送服務,專送精神食糧,從今年一月起,這名女演員薩爾薇就開始到戶外提供表演,設計不同的演出菜單,甚至還能客製化。
義大利女演員 薩爾薇:「我真的很想繼續講故事,同時也因為我相信在這個特別時刻,做這件事很重要,不知為何我感覺像是在做公共服務。」
根據統計,自從疫情大流行以來,義大利娛樂業有69%的活動停擺,藝術家損失約72%的收入,演員們參與這項計畫,在疫情期間繼續謀生,同時也帶給民眾歡樂,一舉兩得。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1/03/10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