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主權法≠安樂死,卻是為它鋪路?病人掌握生死的一線生機...

作者 商周淘客

2017/05/15 12:21
▲圖片來源/轉自維京人酒吧

( 作者 /孫若甄:淡江法文系畢業, 對人事物變化敏感、正義感過剩, 喜歡藝術、音樂、和創作有關的一切,喜歡懸疑的故事。 慢熱卻總是朝著人群走,文字是紓解矛盾自我平衡的方式。 對世界充滿熱情,期許自己永遠在擁抱新奇之餘不忘批判思考。)

去年二月,BBC 電視台播出一部紀錄片,英國商人Simon因罹患運動神經元病,被告知只剩約2年的生命,他選擇前往安樂死合法的比利時,接受強制終止生命的「治療」。

但是,如同英國等其他國家,台灣安樂死尚屬非法,但隨著老年人口比例越來越高,「最後一哩路」的議題也不斷浮上檯面。安樂死合法化訴求在網路平台上也逐漸得到眾多的附議支持,衛服部遂於近期召開會議,邀請提案人賴台生先生與多位學者就安樂死議題進行討論。

●積極與消極:安樂死法令現況

無論國外或國內,這項牽涉人權與倫理道德的問題一直備受爭議。在荷蘭、比利時等國家,若生理上承受極大痛苦,主動提出「安樂死」並經過醫師的審慎評估通過後,便能透過外力的方式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國家的法令,則有更嚴格疾病與身分上的規範和限制,如患有末期與重大難以治癒之疾病的人才能受准安樂死。

在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在 2000年立法通過,末期病人能選擇接受非侵入性的治療,以不積極維生的方式度過剩下的日子。在 2019 年即將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更保障病者所做的決定不受親屬干擾,醫師在執行上也能更受尊重。

但這兩項法令仍屬於以「被動」的方式,不強制延長患者生命,這次賴先生所提出的訴求則是希望政府能效法荷蘭等國,實施積極作法。經討論後,學者們與法務部長認為,消極安樂死的作法雖已漸漸為台灣社會所接受,但現階段仍需更多公民共識,應於「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施行後再視狀況討論積極安樂死的相關法案。

然而,為什麼會有病患願意放棄求生的機會,離開摯愛的親友,甚至主動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選擇「善終」

多人都知道,治療重症時進行的侵入性化學治療,常是造成患者身體感到劇痛的元兇。當藥物奮力地對抗病毒時,也同時攻擊著其他健康的細胞。這樣的過程沒有期限,病人只能不斷重複的治療,或依靠維生器材、撐過一天是一天,等待死亡來臨或奇蹟發生。

許多病患在日以繼夜的療程中,只感到尊嚴不斷消逝,增加的唯有對子女親屬的愧疚和自己的心力交瘁。如果說一般人過的是生活,他們禁錮在醫院裡的日子,也許無法稱之為「活著」。

活動範圍被限制、映入眼簾的景色只有冰冷白色的牆壁,對生命的熱情所剩無幾。我們常說,放不下的人失去的更多,對他們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因此,選擇畫下完美句點好好離開,便不難讓人理解了。

不過,有些人並不是因為罹患絕症、康復無望而選擇安樂死這條路。

在比利時,許多非末期重症患者也得以實行「治療」,且不乏飽受心理痛苦的病患。2015 年,24 歲的艾蜜莉因重度憂鬱症得到允許安樂死的裁決。類似的案例開始引起了爭議,許多人質疑,若心理疾病患者也同樣能申請人工致死,那這樣的死亡方式是否有濫用之嫌?

但事實上,社會上對於精神心理疾病一直有許多誤解的眼光,相比肉身之苦,大眾也較無法理解、同理其中艱辛。可是,我們怎麼去評斷他們沒有做過相同程度的努力?身為旁人,又如何得知心理的折磨比不上與生理的痛苦?

根據調查,約有3分之1受准安樂死的心理病患選擇活下來,因為僅僅是得到這樣的判決,他們所受的痛苦已得到認同,內心因此感到平靜。其實,安樂死背後的意義很可能就是「同理心」。

無論承受心理或生理的痛苦,重症患者雖得到關心,卻也同時背負來自健康親友們「撐下去」的外在期待;而安樂死的判決,象徵著他們的辛苦努力得到了認同,而這份認同感便是他們一直所渴求的。

●身為最親的人,我們的掙扎

在生與死之間,我不免去思考一個問題:人活著的意義為何?我們能主宰、決定自己人生的去留嗎?

我們總說生命可貴,能救活一次是一次,活下去就會有希望。但是,若他的夢想是走遍世界各地,而活下去的代價是終日在醫療儀器之間徘徊、康復遙遙無期,我們能站在哪個立場要求他活下去?

如果所愛的人孤獨地和自己腦袋中吵雜的聲音對抗,在心靈的世界和外在環境中掙扎求生,我們又能否以愛之名去為他決定如何面對困難?

接受至親至愛的離開是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也是我們最不容易保持理性的時刻。但我認為,這之中最重要的是「尊重」。我們會因和親人長年互相扶持、共度的回憶感到不捨,但是卻無法強迫他們對生命的決定。當他選擇體面地離開,我們能不能接受呢?

也許,我們該慢慢學習在離別來臨時好好說再見。不少接受安樂死的病患會舉辦告別式,邀請親朋好友們一同度過最後的快樂時光,文章開頭所提及的 Simon,便是在生命結束前,好好地和老同學老朋友重聚。也許我們該學著面對,死亡不是一件不吉利、該避之不談的事物,而是完整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個重要選擇。

>>本文經《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授權轉載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5/15 15:59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商周淘客

  • 商周出版創立於一九八七年,以「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為出版目標,迭創書市記錄。除了商業書籍銷售成績亮眼,網路小說目前已經出版超過一百二十本以上的作品,締造超過三百萬本以上的銷售成績。目前每年出版超過兩百本以上的新書,期待以更開闊的精神,打開新閱讀領域。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