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世界的單薄 奪去你生命的厚度

作者 書是活的

2018/07/26 14:14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天葬是西藏地區一種普及的喪葬方式:將屍體搬到天葬臺上面,由天葬師把屍體肢解,讓禿鷹來分食。為了讓這些禿鷹方便啄食,天葬師必須把屍體像切豬肉一樣剁爛。禿鷹專門吃腐敗的肉,如果是整具屍體,牠們會不知道該怎麼吃,所以必須把花花的肉翻出來。

 

有時候,禿鷹一直不來,天葬師就會吹一種用人的大腿骨做成的號角來呼喚禿鷹,這種號角聲聽起來像貓的慘叫。而這號角聲一響起,在天葬現場的人就會開始哭泣,但不是出於感動,而是因為這個聲音——象徵死亡的聲音——喚起了我們本能的恐懼。

 

對死亡的恐懼是寫在我們基因裡面的,所有生物都是,這是一種深知死亡不可逆的、純粹的恐懼。

 

在印度修行人的修煉之中,便有面對屍體、看著屍體進行的鍛鍊,也就是直接面對人最深處的恐懼。

 

對於生活在臺灣、並非修行人的我們來說,這種方式可能過於極端,但是這種直視恐懼的方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涵義,就是「認知」,也就是看清楚恐懼。

 

為什麼要看清楚呢?跟現代消費主義鼓勵行動、鼓勵消費、鼓勵積極地「Do something」大相徑庭,印度哲學更重視「知」,也就是「了解」或是「看清楚」。

 

正因為我們往往在面臨現況的窘境、自我的困頓,或者特別是恐懼時,消費主義都會鼓吹我們透過某些行動,例如購買些什麼、去哪裡旅遊,來改變這個困境與恐懼,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並沒有讓我們擺脫那份對自我匱乏不滿的恐懼,反而會在每次付諸行動後,又發現新的匱乏存在。

 

這就是印度哲學開始介入的地方──

 

會不會,我們不是缺少什麼,而是誤會了什麼?會不會,是因為這個誤會,才讓我們產生恐懼?

 

所以更進一步來說,印度哲學不但強調要看清楚我們的恐懼,更要看清楚那個誤會。前面提到,在華人社會中,往往會採用二元對立的方式來處理我們面臨的議題:生與死、得與失、好與壞。而相對於這種思維模式,印度哲學認為這是同一件事情的兩種不同表現。

 

我們平常談及得失的時候,往往會說你得到A,可能就會失去B,彷彿得歸得、失歸失,上帝關了這扇門,就開了那扇窗,像兩個對立的點。

 

在印度哲學中則認為,從得到的那天起,你就注定會失去。

 

印度神話相信人類分成很多種生命體,有人、有神、有鬼。而其中最有趣的一個概念,便是印度文化認為很多事物都是週而復始的。

 

神也會死,會變成鬼,或變成人。在他們的世界觀中,生死、好壞都不是那麼明顯相對立的概念。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表現良好、乖乖的人會上天堂,不乖的就下地獄,是一種一翻兩瞪眼的審判觀。

 

但這種審判觀在印度文化中並不存在。有人可能現在是神,但風水輪流轉,之後他可能就成了人了。生命的消長並非一刀兩斷,而是一種循環。

 

印度神話中的神比較像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奧林匹克眾神,各有不同的性格,就像超人,但也會有死亡和喜怒哀樂等七情六欲。一般來說,神過的日子十分快樂逍遙,而想當然耳地獄的日子則是苦不堪言。

 

但是當神即將死去的時候,他們心裡感受到的痛苦會是住在地獄的人的18倍。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曾感受過極致的快樂,但卻即將失去這種歡愉,所以比原本就很痛苦的人還要更痛不欲生。

 

因此印度的得失觀並不是得歸得、失歸失這兩種階段,而是得了、必然就會失。

 

(作者/熊仁謙:求學時代周遊於日本、尼泊爾、印度、不丹等國家,研究佛學、藏學、南亞哲學,一半以上的人生都投入在宗教研究中。著有《辯經 辨人生:羅卓仁謙快狠準說佛法,升級你的辯思與覺察能力》。)

 

>>本文出自《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一書

 

延伸閱讀

幸福的婚姻是──不管誰離了誰 都能過得好

靠「性愛運動」來減重 次數不是重點!

只有在選擇和比較中 才會看清哪種人值得共度餘生

 

更新時間:2018/07/12 12:14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書是活的

  • 書是活的,他走出來貼近你。 而他不在乎你在背後談論他東長西短, 他也不在乎你劈腿好幾本。 這是一種愛吧。 我這個人啊,一講到閱讀,人都醒了。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