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領22K列中低收入! 青年:畢業後好可憐

記者 劉家耀 / 攝影 傅建誠 報導

2016/12/15 11:26

台北市目前規劃將降低明年度「中低收入戶」標準,從原本2萬1600多元調至2萬2200多元,突破22K,但有年輕人自嘲,會不會一畢業就列為中低收入戶;社會局則強調,中低收入戶除了考量親人每月平均所得外,還有動產、不動產等審核標準,並非單指個人,而是看整體家庭狀況。

 


遊走高物價的台北市民眾有苦難言,現在社會局擬定將中低收入標準每戶月收從2萬1千多突破2萬2千多,但一聽到22K這數字,讓年輕人好尷尬!

民眾:「那22K就是中低收入戶的話,那些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心裡會覺得怪怪的,大學生出來就變低收入戶也是滿可憐。」

事實上中低收入戶其實是指「戶」,並非指個人,而是只家庭,月領22K年輕人就算一個人出外打拼,吃自己、用自己、額外寄點錢回家,都還不一定符合資格。
 


北市社會局社會救助科長蕭舒云:「中低收入戶的審查其實是要計算到全家人口,所以是包括直系血親跟配偶,並非是單一個人,他的動產跟不動產也要符合我們相關基準。」

強調看的是家庭,細算全台北市中低收入戶,總共5600多戶1萬4千多人享有補助,除了能享健保費補助自付可省50%,小孩學雜費能減免,不論公私立能均能60%,另外2歲以下孩童5-6千不等的托育協助,掐指一算能享近萬元補貼,北市降低中低收入門檻資格,強調非個人收入,而是看整體家庭狀況,22K只是條件之一。

【永續生活選品】

👉一開賣就完售?民眾超商瘋掃貨!

👉ESG怎麼做? 永續香氛禮贈幫你達成

👉上班族的提神秘訣、助消化小物推薦


更新時間:2016/12/15 12:1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