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業爸媽的失衡兩頭燒 蔡政府托育危機

記者 林上筠 / 攝影 張鎮安 報導

2016/05/18 20:33

台灣少子化衝擊已經是世界第一,但職業爸媽在工作和家庭間兩頭燒,卻也陷入失衡危機,在台灣有多少上班族父母能趕在晚上6點前,到托育中心接小孩,又有多少父母年年焦慮卡位抽籤,只為了「擠」進幼兒園,政府鼓勵年輕人多生,但生得起卻未必養得起,今天520專題帶您來看,蔡政府將面對的托育危機。

一下班就急急趕著、穿梭著…,葦妮媽媽從台北市東區飆到汐止,限時25分鐘,塞在車陣中,心急如焚,這是職業爸媽每天都要和時間賽跑的驚險路程,6點前得趕到托嬰中心,因為一整天心都懸在那;聽到同學爸媽都來接了,小葦妮繼續玩著扮家家酒,媽媽工作到很晚,她總是倒數幾個才被接走,才1歲半,小小個頭,下午就擠在玻璃窗前探啊探,每天從4點巴巴等到6點多,等到都哭了,媽媽呢?

公立託嬰只到6點,緩衝15分鐘,遲了就要加錢。

葦妮媽媽侯淑萍:「其實現在一個負擔就蠻沉重的。」

如果再一個的話,托嬰也不可能每次都順利抽籤到公托 ,如果沒有公托中心 ,找保母就要1萬8千元,私立托育中心也是1萬8千元,能抽到公立托嬰中心,月繳9千元,已經是千中選一的幸運兒,葦妮媽媽月薪3萬元, 若想再生一個 ,請保母1萬8千元,2個小孩托育費加上尿布、奶粉,超過3萬元,光靠她的薪水,不吃、不喝、不住也打不平,0到5歲的寶寶是一生中最需要爸媽的時候,但過高托育支出和保母時間、職業父母接送難題,常常拖垮家庭;這是蔡政府得著手加強的「托育危機」,尤其公立托嬰中心供不應求,以2012到2013年全台出生數來看,42萬8594個北鼻中,父母要上班,有托育需求的有21萬人,其中台北近3萬、新北市近4萬人,不過公托中心收托數全台才2640個,台北市只有500家,遠遠不足,只有不到2%的家長受惠, 其它98%的父母只能自力救濟。

雙胞胎媽媽鄭雅招:「我們要回家囉。」

趕來接雙胞胎的是鐘媽媽,哥哥、妹妹快3歲了,將上幼兒園,托嬰中心顧到晚上6點,月繳9千元,3歲以後想省錢念公立幼兒園 ,不過下午4點半得被接走,1個月7千到9千元,沒人接,兄妹倆只好念私立幼兒園,每個月繳1萬5千到2萬3千元,鐘家牆上記得密密麻麻,「附近哪幾間私幼、註冊費、教材月費」,每一分、每一毫都得精算,其實鐘家已經算小康中產家庭,夫妻雙薪每月10萬元,之前房貸3萬,2個小孩之後上幼兒園3萬5千元,註冊費、保險費、尿布、奶粉1萬元,加上交通費、生活費2萬元,扣一扣 剩5千元,很難存得了錢。

雙胞胎媽媽鄭雅招:「我本來根本不打算生,後來爸爸說生一個,我勉強說好生一個,結果蹦出兩個(雙胞胎),現在很貴啊 ,他們學校最常腸病毒停課,已經數不清有幾次停課了,我們兩個都必須要輪流請假, 沒辦法啊…。

新手爸媽的愛,常常被一道道無法克服的現實難關,一磨再磨,最後陷入 無助的兩頭燒,。

兒福聯盟資源發展處主任陳雅惠:「要生第二個就是雙倍的錢,之前經濟狀況也不好,工作沒那麼穩定,如果你的企業或我們的環境,對有小孩的家庭沒那麼有友善,的確會不敢生。」

蘇爸爸每天送小孩進教室,再到隔壁大樓上班,這裡是中華汽車附設幼兒園,成立快20年,最新修法,百人企業得設托育設施,讓當爸媽的員工「安心上班」,減少牽掛,也能大幅降低離職率。

中華汽車業務部員工蘇祐毅:「老師他其實也是(同公司)員工,你在下班的時候,老師也比較能體諒我們員工晚下班時間,我們公司上班時,幼兒園也上班,比如說週末補假,放假作息相同,完全都跟我們一樣。」

TVBS資深記者林上筠:「蔡英文鼓勵年輕人多生小孩,但生得起,卻未必養不起,想省錢、給孩子多一點活動空間,想進公立幼兒園,不過從小就得歷經過一道道抽籤、後補關卡。」

要擠進私立小學附設幼兒園的窄門,同樣也是從小不斷抽籤。

家長希桓媽媽詹瑋琦:「多抽一個出來,就少了一個機會,現場就聽到『唉』,沒抽到自己的那種很落寞感,被抽出來的家長真的不誇張,現場就響起一陣熱烈掌聲,『哇!恭喜抽到』,所有家長在等待過程是非常煎熬,我們等於從小、從入學就要接受這煎熬過程。」

希桓媽媽要孩子從小一開始全英文教育,增加競爭力,得從附設幼稚園大班搶先卡位 。

家長希桓媽媽詹瑋琦:「偏偏那所(私立國小)學校你想要唸小一,抱歉,你要從大班開始念起,現在教育制度、教改問題一改再改,一直變動,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寧可希望一路讓他進私立學校,一路從小學念到國中、高中,到高中畢業後再選擇大學,這是我們選擇私校最主要原因。」

家長盡力為孩子撲好未來的路,但在工作和家庭的天平上,逐漸失衡的種種危機,台灣生育率已經是全球墊後,政府再不具體行動,甜蜜的負荷將變成無法承受之重。

圖/TVBS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16/07/14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