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近期被踢爆在短短一年之內打破三件國寶、館方卻涉嫌隱匿的醜聞,為了化解外界疑慮,館方終於公布了瓷器破損時的錄影畫面,並在鏡頭前公開文物修復、保存SOP等一連串流程,並承諾目前以鐵箱為主的存放方式會陸續改為鐵櫃儲存,做到環境優化。不過有立委質疑,故宮屢屢出錯,恐怕跟單位大量合併整併,並晉用非專業人力有關,現在已經有三位監委主動申請調查,要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
記者vs.立委(國)林德福:「(委員早)早。」
國民黨和時代力量立委7日前進故宮,要釐清文物破損,涉及哪些管理和保存疏失。
記者:「噢看到了。」
用白膠修補底部,誤以為是空箱、不慎失手,目睹青花花卉盤掉落一瞬間,連媒體也忍不住一陣驚呼。為了降低疑慮,瞭解近70萬件館藏如何存放,故宮打開大門,讓外界一探究竟。
鐵箱沉甸甸,裡頭放滿木絲、稻草或棉墊等緩衝材,工作人員還當場示範,每件國寶包裝都做到一層又一層SOP。故宮表示,一盒存放多件文物,未來將改為一物一盒,還會導入資訊系統做紀錄,但立委質疑,花多少預算、何時進行沒說清楚,另外內部管理更是問題重重。
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書畫的專業跟所謂保存的專業,可能就是不一樣的,結果這部分他就把很多的部分做合併,然後人事精簡,像我們就有聽到說有些人事部分,他遇缺就不補了,那這對整個有這麼龐大的一個文物的保存,其實就是一個極大的壓力。」
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黃光男:「博物館不能隨便委外,其他我不管,尤其包括駐警包括工作人員,包括那些專業不只待遇要好,而且要給他環境,他才能夠保護,我們講國寶什麼叫國寶,你可以學習可以保存,可以證明可以比較,可以把你的國力往前這個推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黃光男同樣認為,文物破損難免,但光懲處基層人員並非治本之道,德國洪堡大學藝術史博士、今年9月才考察過柏林博物館的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張省卿,點出資訊公開必要性。
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張省卿:「最近就是像荷蘭,還有巴黎它文物被損毀的時候,就國家級或者世界級的文物被損毀,他們要對外說明,那說明另外一個是損毀的狀況也要仔細描繪,就包括文字圖像影像等等,都要具體做紀錄。」
瀏覽德國博物館網頁,哪些文物破損?修復情況如何?在網路上都看得到。張省卿認為,資訊透明有助跨學科合作,以輔大為例,織品系的色彩實驗室擅長分析古代織品,像是麻布纖維、羊毛都有各自特徵,可藉此追溯早年人文風土。
輔大織品服裝系助理教授張家綺:「棉線的材料有一個很明顯的,捻回的現象,很像我們捻毛巾的那種感覺,那這個的話倍率不大,可是其實在這裡,已經有可以看出來。」
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張省卿:「就博物館裡面有專業的團隊,可是並不是每一件他們都能夠維修,那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借用館外的經驗,像德國他有15個大大小小的那個,維護的研究中心,然後他有專門訓練維修的人員。」
專家直言,文物存放空間和管理機制都要再檢討,因為台灣除了天災人禍,還有戰爭隱憂,想讓國寶更安全,故宮得未雨綢繆。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2/11/07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