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少觀所。(圖/翻攝自Google map)
監委王美玉、葉大華今天說,台北少年觀護所近3年濫用「緩懲罰」措施,未依規定處理少年違規事件高達741件,且涉嫌掩蓋被害少年遭圍毆成傷等情事,監察院通過糾正台北少觀所。
監察院透過新聞稿指出,王美玉、葉大華調查少年觀護所有濫用「緩懲罰」措施處理少年違規事件、屢傳重大欺凌、鬥毆、搖房等事件,監察院司法及獄政委員會今天通過糾正台北少觀所,並函請司法院、法務部、桃園少觀所檢討改進。
監委調查發現,台北少觀所從108年2月起到110年4月有濫用「緩懲罰」措施,未依規定處理少年違規事件741件,雖稱「以教育取代處罰」,但未依規定落實輔導及整合外界資源,涉嫌美化違規數字。
監委指出,部分案例涉及管教人員「大管小」、縱容「強凌弱」的偏差次文化,甚至涉嫌掩蓋被害少年遭圍毆成傷等情事,導致所內霸凌、鬥毆、搖房事件盛行,違反公政公約及兒童權利公約揭示的兒少最佳利益原則。
另外,監委表示,桃園少觀所在109年5月發生未滿17歲的葉姓少年在舍房內,遭4人室友以極為殘忍的手段凌虐及性霸凌,雖所方自行發現後依規定調查、通報,但將初次觸法且身形瘦弱、性格內向的17歲少年,與4名年滿19歲法院借提寄押的矯正學校學生關押在同一舍房,違反國際人權公約的「成少分界」原則。
王美玉、葉大華指出,少觀所是少年法庭調查審理期間,暫時收容非行少年進行身心評估及行為觀察的處所。但台灣的少觀所長期沿用成人監所的管理措施、欠缺鑑別功能及教育理念。
經調查後發現,羈押法新增修復性司法相關規定後,各少觀所常見以修復關係為由,草率處理收容少年鬥毆霸凌事件,形成濫用緩懲罰措施,尤以北少觀最為嚴重。矯正署應與司法院聯繫少年矯正機關推動「修復性司法」的正確觀念及作法,並善盡督導之責,避免執行面發生偏差。
監委指出,各少觀所普遍未依規定召開資源聯繫會議、未參與少年法院個案研討會,其中北少觀收容人數最多,卻嚴重怠於特殊需求少年處遇的資源連結,矯正署未盡督導之責,核有違失。
監委表示,各少觀所因主管異動頻繁,難以累積專業;基層管教人員缺乏教育輔導能力,管教方式不一,在面對極大的管教壓力下,普遍士氣低落,導致鑑別工作流於形式,悖於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後,強化少觀所應具鑑別功能及相關人員應經專業訓練的精神,矯正署應儘速改善。
監委也說,有關各法院借提矯正學校學生寄押期間過長、未即時護送受感化教育少年執行,導致少年長期暫收容在少觀所,嚴重損害少年的受教權、影響其聲請免除或停止感化教育權益,且形成少觀所內部管理困難,造成所內霸凌鬥毆盛行。司法院應儘速檢討,並建立有效的行政管考措施。(中央社)
《TVBS》提醒您:
◎拒絕家暴,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0、113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
◎法律扶助基金會:(02)412-8518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2/05/11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