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擺爛與唬爛!看兩黨體育政策與產業失能

作者 古硯偉

2019/12/23 08:30
綠營擺爛、藍營唬爛,臺灣體育政策看不到遠景 圖/華視

總統候選人政見辯論會結束,三方人馬有關體育政見,總計只有收尾一小段,再度凸顯臺灣政治人物對於體育產業不熟悉、不想懂、也不知道體育產業重要性。國、民兩黨體育政策和政績簡而言之:綠營擺爛、藍營唬爛,看不到遠景,更看不見執行。
 
蔡英文在發表會末段提到「不要忘了在電競比賽、體育賽事中,有許許多多很有成就的年輕人,政府給他們支持。比如,我們體育總經費預算提高將近70%。」,整段政見發表會扣掉標點符號,總共五十字,沒有任何具體陳述。從過去四年蔡英文體育政績來看,勉強要算只有臺北世大運,2017年喊出「四年體育預算百億」,現在體育署預算分為國家編列和運彩基金兩大類,從2016年到2020年,只有2017年在體育署預算和運動發展基金(運彩基金)兩者相加達到107億,今年更合計只有82億,實際上「提升70%體育經費」,對於整個大環境只是杯水車薪的口號式政策。

 

 
而過去蔡英文政府成立體育署之上的體育發展委員會,但體發會完全沒有一個曾參與國際職業聯賽經驗的專業人士,體發會搞了四年只有今年推出的「CBL職籃聯賽」,由不懂體育的政務委員張景森主導,找了沒有職業聯賽概念的老籃球人策畫,沒有概念沒有可行的實務規劃,最後淪為空包彈只能說情理之中。當蔡英文過去被問到體育政策成效,竟回答「戴資穎成為選手理事、戴資穎被任命維國訓中心董事」。
 
其實戴資穎也是體發會委員,不只戴資穎,包含郭婞淳和盧彥勳等臺灣知名國際選手也都是體發會現任委員,但這幾名選手成績都是個人單項運動,體育產業發展最需要的棒、籃、足團隊運動的職業概念與架構對他們完全是另一個層次。何況這幾人都是現役,備戰期間不可能花太多心力在臺灣體育發展,但現在政府只把臺灣頂尖選手當作指標看板,就像漫威電影一開始美國軍方只想把「美國隊長」當作募兵廣告一樣。
 
過去四年雖然臺北世大運和雅加達巨港亞運奪牌成績亮眼,也同樣推行體育改革,但體育界爭議始終沒少過,除了改革成效也不如預期,更嚴重的是,整個體育政策依然是獎牌導向和預算數字呼口號階段,體育產業賺不了錢,選手不知道選手生涯之後,甚至選手生涯下一步除了國際賽奪牌還能有什麼計畫,永遠體育產業只關注於選手生涯和退休規劃,主政者體育認知比起共產國家好不到哪去。
 

 
看過歐美體育就知道,奪牌或許是展現國家體育實力的一部份,但始終應該是體育產業完整架構下,最後開花結果才有的果實,金牌不能當作柴燒,但臺灣體育政策卻永遠逼著臺灣選手拿金牌配飯吃,這是過去臺灣長久政黨忽視體育發展只重功利的歷史共業,但過去四年政府換人做,思維其實沒打算改變。
 
韓國瑜雖然先前曾提出較為充分的庶民體育政策,同時找來曾任體委會副主委的女籃傳奇錢薇娟和中職聯盟會長吳志揚,政策中提出包含專業經紀人認證,成立體育產業加速器等產業基礎架構,但仔細檢視,中期依然看不到職業體育聯賽具體規劃,長期雖然主張成立體育部,並將臺灣體育育算提高到1%,總預算提高到200億台幣以上,但一來沒講清楚體育署如何升格體育部,二來沒講清楚錢怎麼來,更依然沒看到把體育產業發展放在政策最前列。最糟糕的是,庶民體育口號和政策喊得好聽,但韓營的體育宣傳廣告,依然打著選手形象的廣告人物「別人在念書,我在練習;優秀選手政府照顧」,教條式和思維又落後國際趨勢不知道幾年,顯然即便底下有想法,但高層腦袋依然沒半點長進。
 
與亞洲相較,日本和南韓由政府和企業合作,從職業體育聯賽為起點吸引觀眾,進而將體育產業變成龐大商機的消費產業,並證明確實可行。
 
南韓政府於2014年成立社團法人-「韓國職業體育協會」(Korea Professional Sports Association, KPSA)負責體育產業推動,截至2018年平昌冬奧,南韓體育產值已經高達53兆韓元(約合1.37兆台幣),同時也成功將南韓體育市場由生產者導向,轉為消費者導向、成功將體育產業變為消費產業,而非過去菁英運動員和獎牌導向,這也才讓韓國體育產業產值。
 
日本體育廳與經濟產業省去年公布的《運動未來會議中間報告》,目標要在2020年創造10兆日圓商機的運動產業,比起2012年的5.5兆要提升將近一倍,過去日本2012年5.5兆產值有已經有1.7兆是職業體育消費,未來可望更進一步翻被提升。同時日本實施「日本標準產業分類」,並由經濟產業省與文部科學省共同支持成立「日本運動產業研究會」,作為主導未來運動產業發展。
 
同時日本早在2005年由前首相森喜朗創立日本トップリーグ連携機構(日本頂級聯賽合作組織),作為由成功職業聯賽的專業人士,給予其他發展初期體育聯賽溝通和經驗借鏡平台,今年日本在世界盃橄欖球表現亮眼,日本橄欖球聯賽進場人數超過五千人,以及日本籃球聯賽B League讓日本籃球鹹魚翻身,政府扮演整合到溝通平台及幕後政策主導,進而讓民間投入發展,成為日本體育產業成功關鍵。
 
臺灣體育很缺錢,從沒人想過或是規劃過體育怎麼賺錢,長期以來,缺錢已經變成成為獎牌文化掛帥的功利主義執行的藉口,金牌只是體育產業中的短效興奮劑,但臺灣長年政策卻希望把興奮劑當水喝。日韓的經驗都告訴我們,體育可以是一個龐大商機的消費產業,當兩大政黨候選人對於體育政策繼續擺爛和唬爛,臺灣難有跳脫惡性循環的一天。
 


以上評論,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開啟小鈴鐺 新聞搶先看~
TVBS新聞YouTube頻道改版囉! 快點我按讚訂閱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19/12/22 18:24

作者

古硯偉

  • 前美國職籃雜誌總編。現任籃球球評、運動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