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補百億還是難救農民? 專家道破:亂補只會扭曲市場

2019/03/28 22:08
圖/TVBS

儘管地方首長及議員都致力幫台灣農產品找出路,但台灣農業長久屬於弱勢產業,農民所得始終偏低。專家指出,要讓農民擺脫悲情,能賺錢養活自己,就要設法讓產品賣個好價錢,同時強調,政府每年無條件補貼百億,只會扼殺農業技術進步。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7年台灣農家平均年所得約105萬元,其中農業所得僅占總所得22.5%、大約23萬6千元;此外,雖然政府在10年間編列的農業預算成長了57.5%,但同一時間農家所得與農業所得的成長幅度,都不及這項數字。據《今周刊》報導,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產銷失衡」。

 


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在接受《今周刊》採訪時指出:「農委會和地方首長過去就一直在接外銷訂單,為什麼現在還要不斷找新的通路?不斷開發新的通路、台灣農產品外銷數字又沒有明顯成長,就表示過去的通路沒有好好長期經營。找短期通路,只能暫時緩解滯銷壓力,不是長久之計。正確作法是開發長期買家,按客戶需求穩定供貨。」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市場管理員江榮生就說,「貨來得太多,多過市場需要,那不管菜漂不漂亮,價格一定不好。」而政府面對產銷失衡,不斷推出各種救價方案,例如已有45年歷史的「稻穀保價收購」,每年花費超過百億,正是政府對農業的無效補助之一。《水果政治學》作者焦鈞則建議,與其花百億補助產品,不如拿來改善產業結構和基礎設施。

曾獲頒神農獎的西螺在地菜農廖瑞生也認為,如果農民種出市場不需要的作物,政府還加以收購補貼,等於是扭曲市場機制。「政府只要做到揭露資訊、監督有無不當獲利、協助農民連結消費者,就不必過度干預市場價格,這才能真正使台灣農業進步,不要為了選票妥協。
 


實習編輯/陳冠宇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更新時間:2019/03/28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