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了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作者:張嘉伶
【台灣銀行家】「時代在走,數位轉型要有,頂尖人才當然也得要有數位力!」為了迎接FinTech浪潮數位轉型,各大行庫資訊人員的需求大提升,希望一般職員也具有數位資訊的基礎,在後疫情時代搶得機會,一舉彎道超車成功!
 
過去2年,疫情加速了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在此浪潮下,企業所需的人才核心能力也有了明顯變化,不只是新徵人才需要「數位力」,既有人才也需要「轉型」或「升級」,對於企業能否渡過轉型關卡、體質轉骨成功,是一大關鍵。若企業能針對數位人才的培養與招募有明確的策略,在後疫情時代更有機會彎道超車!
新年剛開始,但轉職大戰卻已開打,金融界與科技業都想要搶有數位DNA的年輕人!因應全球金融數位浪潮,光是八大行庫2022年就將擴大徵才至少3,000位,而如中信金、台新金、富邦金、永豐金等20家民營金控業者也提供數千個職缺,其中以「通路業務、資訊、數位」等職位徵才最多。
金融科技來勢洶洶,現在各大行庫都在拚數位金融及資訊系統更新升級,但不只是金融業資訊人員的需求大大提升,就連一般職員也希望能有數位資訊的基礎,華南銀行副總經理黃俊智表示,「要找有數位力的職員並不容易,一方面競爭者眾,有很多科技公司來搶人,另一方面,有時透過面試,並不好了解對方是否真正有實作能力。」
 
為了迎接FinTech浪潮,從人力網的徵才訊息中可以觀察到,金融金控業想要招募相關數位人才,大多只能先從相關理工科系下手,鎖定理工、數學統計、AI、大數據分析等碩、學士畢業生,且需求逐年增加,擁有科技背景學歷的人才,可說是炙手可熱。
多家金控早已陸續成立數位金融、數位科技等專責部門,但現在有擴大發展的趨勢。數位金融部門不只延攬具有精算、財務分析、風控資安、客群經營的菁英,還有數據分析、金融科技等專業之人才,「涵蓋金融財務、商業管理、資訊、數學統計、理工等相關科系,且平均年齡都在30歲以下,學經歷背景呈現多元。」富邦金控人資長劉菁宜說。
點開國泰世華銀行的招募網頁,也可以看到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數數發)提供的職缺,需求也是越來越多元,羅列的科系有「資訊、數學、電機電子、數理統計等科系」,幾乎可說是「理、工、商、管理、藝術商業設計」都有。
事實上,金融業正在積極打造720度金融生活體驗,因此在徵才上相當需要跨界,標榜「生活金融無界限」生態圈的台新銀行,其台新金控人力資源處資深副總經理張南星就表示,過往徵才大多以「財務顧問、客戶關係經理、消金業務、資訊、風控及法遵人才」為主,到現在則投入許多心力開拓「數位行銷、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等人才,甚至還透過新創召募平台及新創學習平台,直接滲入科技人出沒圈,拉攏具有數位技能的人才。現在則以具有App、網站開發、使用者體驗優化(UX/UI)、大數據的資料蒐集、解析等經驗的人才為招募主要對象,並跨界延攬電商、科技、電信、零售等產業好手。
永豐金則是看好AI能為金融業帶來重大的變革,因此為儲備AI科學家的培育特殊計畫下重本,延攬成功大學電機系、AI技術專家張天豪教授,擔任數位科技長,領軍轄下人工智慧實驗組成員,即Turing Plan團隊,開發AI專案;該團隊認為「數位變革成功,關鍵在於是否有質量兼具的頂尖資訊人才」。
永豐金以金控維度來培育AI科學家人才,可說十分獨特,該團隊找人以應屆國內外碩士以上為主,所學專業科系為人工智慧、資料科學/工程、統計數理相關。永豐金人資長廖家宏說,「為了讓金融與科技相互碰撞,不僅工作場域像矽谷科技公司,思維也要;AI團隊擁有自由彈性、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研發環境,每周有20%的時間,讓AI組成員自己發展想要鑽研的技術與創新,且每周讀完Paper後,還需整理成Paper報告,期望能從中激盪出新火花。」
現在更多的金融業人資主管發現,「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是人,而數位人才對於企業數位轉型的過程更是至關重要。」這裡的數位人才,指的並非傳統的程式工程師,而是在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時能夠提供跨界整合的新型態人才,必須兼具特定領域專長和數位管理的能力,在數位科技協助下,數位人才能夠跨領域到不同部門,強化工作效率並帶動企業改變商業模式,才能彰顯出數位轉型的價值。
「時代在走,數位轉型要有,頂尖人才當然也得要有數位力!」就算不是理工背景,現在也有機會讓自己晉身為頂尖數位人才。茫茫人海中,為讓金融業能抓住真正有實力的高手,台灣金融研訓院與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共同協助規劃的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分級為基礎能力與專業能力的驗證,可說是類似「英檢」的「數位力檢測」,專業能力是依據業務職系分類,再按照各職系所需之職能組成專業科目。計畫將採訓考合一方式執行,即每一門專業科目都由專責機構開設完整的培訓課程,課程規劃兼具實務與理論,也有具體上機實作演練,考核評鑑與課程密切相關,具體細節預計將於2022年第2季出爐。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台灣銀行家】「時代在走,數位轉型要有,頂尖人才當然也得要有數位力!」為了迎接FinTech浪潮數位轉型,各大行庫資訊人員的需求大提升,希望一般職員也具有數位資訊的基礎,在後疫情時代搶得機會,一舉彎道超車成功!
過去2年,疫情加速了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在此浪潮下,企業所需的人才核心能力也有了明顯變化,不只是新徵人才需要「數位力」,既有人才也需要「轉型」或「升級」,對於企業能否渡過轉型關卡、體質轉骨成功,是一大關鍵。若企業能針對數位人才的培養與招募有明確的策略,在後疫情時代更有機會彎道超車!
通路業務、資訊、數位 徵才最多
新年剛開始,但轉職大戰卻已開打,金融界與科技業都想要搶有數位DNA的年輕人!因應全球金融數位浪潮,光是八大行庫2022年就將擴大徵才至少3,000位,而如中信金、台新金、富邦金、永豐金等20家民營金控業者也提供數千個職缺,其中以「通路業務、資訊、數位」等職位徵才最多。
金融科技來勢洶洶,現在各大行庫都在拚數位金融及資訊系統更新升級,但不只是金融業資訊人員的需求大大提升,就連一般職員也希望能有數位資訊的基礎,華南銀行副總經理黃俊智表示,「要找有數位力的職員並不容易,一方面競爭者眾,有很多科技公司來搶人,另一方面,有時透過面試,並不好了解對方是否真正有實作能力。」
金融財務、商管、資訊 背景多元
多家金控早已陸續成立數位金融、數位科技等專責部門,但現在有擴大發展的趨勢。數位金融部門不只延攬具有精算、財務分析、風控資安、客群經營的菁英,還有數據分析、金融科技等專業之人才,「涵蓋金融財務、商業管理、資訊、數學統計、理工等相關科系,且平均年齡都在30歲以下,學經歷背景呈現多元。」富邦金控人資長劉菁宜說。
點開國泰世華銀行的招募網頁,也可以看到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數數發)提供的職缺,需求也是越來越多元,羅列的科系有「資訊、數學、電機電子、數理統計等科系」,幾乎可說是「理、工、商、管理、藝術商業設計」都有。
事實上,金融業正在積極打造720度金融生活體驗,因此在徵才上相當需要跨界,標榜「生活金融無界限」生態圈的台新銀行,其台新金控人力資源處資深副總經理張南星就表示,過往徵才大多以「財務顧問、客戶關係經理、消金業務、資訊、風控及法遵人才」為主,到現在則投入許多心力開拓「數位行銷、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等人才,甚至還透過新創召募平台及新創學習平台,直接滲入科技人出沒圈,拉攏具有數位技能的人才。現在則以具有App、網站開發、使用者體驗優化(UX/UI)、大數據的資料蒐集、解析等經驗的人才為招募主要對象,並跨界延攬電商、科技、電信、零售等產業好手。
永豐金則是看好AI能為金融業帶來重大的變革,因此為儲備AI科學家的培育特殊計畫下重本,延攬成功大學電機系、AI技術專家張天豪教授,擔任數位科技長,領軍轄下人工智慧實驗組成員,即Turing Plan團隊,開發AI專案;該團隊認為「數位變革成功,關鍵在於是否有質量兼具的頂尖資訊人才」。
強化工作效率、帶動企業改變商模 彰顯價值
現在更多的金融業人資主管發現,「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是人,而數位人才對於企業數位轉型的過程更是至關重要。」這裡的數位人才,指的並非傳統的程式工程師,而是在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時能夠提供跨界整合的新型態人才,必須兼具特定領域專長和數位管理的能力,在數位科技協助下,數位人才能夠跨領域到不同部門,強化工作效率並帶動企業改變商業模式,才能彰顯出數位轉型的價值。
「時代在走,數位轉型要有,頂尖人才當然也得要有數位力!」就算不是理工背景,現在也有機會讓自己晉身為頂尖數位人才。茫茫人海中,為讓金融業能抓住真正有實力的高手,台灣金融研訓院與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共同協助規劃的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分級為基礎能力與專業能力的驗證,可說是類似「英檢」的「數位力檢測」,專業能力是依據業務職系分類,再按照各職系所需之職能組成專業科目。計畫將採訓考合一方式執行,即每一門專業科目都由專責機構開設完整的培訓課程,課程規劃兼具實務與理論,也有具體上機實作演練,考核評鑑與課程密切相關,具體細節預計將於2022年第2季出爐。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2/01/08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