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清大提供
知名物理學家、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今天辭世,他是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甚至太空裡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沈君山」,表彰他對天文學的貢獻,他的逝去,令學界緬懷不已。
清華大學前校長、物理學家沈君山今天上午10時病逝於新竹馬偕醫院,享壽87歲。
沈君山的父親(沈宗瀚)是農業專家,曾任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今農委會)主委。沈君山和父母來台後,在台灣大學取得物理學士學位,後赴美深造,於馬里蘭大學取得物理博士學位,任教於普度大學。回台任教後,於民國83年上任清大學長,致力發展通識教育,並讓理工為主的清大,兼具人文學風和藝術氣息。
中央大學前副校長、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表示,沈君山本來在美國可以有很好的發展,但他卻選擇回到台灣,帶動台灣的研究和教育,影響了一個世代的學者。
葉永烜表示,沈君山在學界一路走來,都非常有魄力,出版、翻譯了許多重要書籍,也寫了很多文章,將天文學知識介紹到台灣,可以說台灣的天文學研究,最先是由沈君山一手促成的。
沈君山致力於科普推廣,好文筆也讓人津津樂道,曾著有「浮生三記」、「浮生後記」、「浮生再記」等。葉永烜回憶自己在念大學時,讀過沈君山一本介紹反物質的書,看完非常興奮,激起他找尋更多相關的書籍來看,沈君山寫過很多科普文章,啟迪許多台灣學生,對天文產生興趣。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曾將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編號202605),於民國98年命名為沈君山(Shenchunshan),如今地球上的沈君山已消逝,但太空裡的「沈君山」仍持續存在星海中。
沈君山除了是物理學家,也是橋藝、圍棋高手,引領清大發展人文學風,教育部長葉俊榮表示,沈君山不只是科學家,也關心社會和人文議題,是學生們效法的對象。
葉俊榮在台灣大學任教時,曾在一些機會與沈君山針對國家核能政策有些討論。他回憶沈君山雖然是物理學家,但關注的層面卻不只侷限於物理現象、科學上的詮釋,而是包含社會、人文等議題,對他非常敬佩。
葉俊榮表示,沈君山是一個傑出的物理學家、教育家,在清大校長任內,充分展現愛大學、愛學校、愛學生的情懷,更重要的是他心胸非常開闊、興趣非常廣泛,時常成為學生和社會討論與模仿的對象。
葉俊榮也提到,最近除了沈君山,包括胡佛、胡勝正、楊國樞等「老師輩」的自由主義學者接連去世,在台灣發展過程中帶領後輩做思考、做實踐,都非常值得景仰。他們都在80歲左右高齡去世,是台灣社會的損失,教育部門也希望把他們的想法和典範延續下去。(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18/09/12 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