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低薪困境、大學文憑貶值,讓很多年輕人感到害怕絕望,有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選擇到國外念大學,提前全球卡位。這幾年香港大幅招募台灣的名校高中生,TVBS新聞團隊訪問到考上二類組第一志願「台大電機系」都捨棄不念的學生,到香港實地拍攝,而當台大都無法招到優秀人才時,高教品質越來越弱,也影響國力的提升。
18歲能怎樣擘劃自己的未來?建中畢業生胡翔閎說「人生不是一定要進去台大,這是一個脫離舒適圈,給自己一個很大的挑戰。」另一位建中畢業生杜善維,媽媽對兒子將出國相當不捨,但杜善維還是想要維持初衷去國外讀書,只有出國實際走過一遭,才知道國外環境有多麼競爭!媽媽該放的是對孩子想飛的祝福。家長葉明理說其實很想要孩子留下來,在這個土地上面繼續吸收養分,但是卻有留不住的感覺。
香港有著求才若渴的拉力,杜善維說「香港進大學的人數沒有那麼多,所以基本上只要有大學、只要頂著有學校這件事情,基本上就可以找到還不錯的工作。」
而台灣則有文憑貶值的推力,這股拉扯讓很多優秀學生出走,時間提前到高中畢業,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說香港、新加坡等處來台灣大幅招募學生,也同時對本地的大學產生很大的刺激效果。
台大電機系世界大學排名曾高居第15名,二類組第一志願,多少人想念的夢幻科系,杜善維考上了卻沒要留下,母子倆拍照留念後,一日台大人即將啟程。
同為建中畢業的胡翔閎在指考放榜這天接受各媒體採訪,他考到台大經濟系,要分享的卻是決定去香港。胡翔閎說「第一個是台灣的薪資可說是低到完敗別人,第二個就是升遷的條件等等,都不如香港或甚至大陸的一些公司」,低薪的現實讓才18歲的他們就得開始務實。
根據教育部統計,高中畢業生到海外讀書從99年的556人,102年首度破千人、103年有1288人,到了105年來到1478人,人數成長1.6倍。而除了歐美,這幾年香港是熱門留學選擇,他們搶人有多拚呢?香港大學入學及學術交流部高級課程經理馬納說,有些同學從高一就開始留意香港大學的話,可能有見過面。
香港大學在板橋高中的演講,往年港大招生收件截止日是12月底,2017年提早到11月16日。馬納說,這樣的舉措其實針對全世界的考生,既然會考慮港大,很多本來就準備考英國的大學、美國的大學,而很多基本上也在10月、11月準備。其實就是希望你趕快決定來不來港大,不要拖到1、2月學測後才思考。
而台下除了學生,還有幫孩子來聽的各校家長。北一女高三學生家長黃小姐說,孩子今年發現周圍同校、非同校的同學,都有想去香港讀書的打算,港大比較國際化,而且全英文授課,是和國內大學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對此馬納也說,任何英語以外的語言都視之為第二語言。人才跨境流動,危機感讓他們告別台灣。
來自各個學校不乏名校高中生,他們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大一新鮮人。送機的爸媽們很不捨,親友的擁抱、拭淚,敵不過這群孩子青春稚嫩背後的心有定見。台中女中畢業生徐詩帆說,不想待在台灣要出國的原因是是工作機會,如果要去新加坡或大陸工作的話,香港的文憑會比台灣的好用。
開學1個多月後來到杜善維的課堂,先遇到他的大陸同學史昱民,等助教拿刷卡機,9點半上課,他9點到是全班第一個,史昱民說在大陸提前半個小時不叫提前,上高中時有人提前1個小時就到校。史昱民還說他的高中成績不太好,全河南省700名,而全省總共90萬人,從90萬名的高三生中脫穎而出,還是認為自己不怎樣,令人驚訝,在香港求學得面對各地優秀生的日常,競爭力怎能不強。
港大工程設計課陳亮光教授也是來自台灣,即便老師學生都會講中文,課堂上還是自然而然用英文溝通。班上同組同學也是建中畢業,在香港,競爭從一入學就開始。
杜善維說,來香港還不到2個月,已經有一個比賽正在進行,還要再接另外一個比賽,加上已經有一些課在做Project。步調快速得迎頭趕上,以善維來說,學測73級分,港中大給他1年7萬2千5的補助,4年共29萬港幣,等於台幣100多萬,解決了一半學費的負擔,給你更多的還有未來職涯的想像。
香港中文大學協理副校長王淑英說,工商管理學院才聽說金融領域的畢業生沒有畢業以前,平均每個人有4個offer!而來香港城市大學念商學院的胡翔閎認為,在香港,大一離職場一點都不遠。胡翔閎說學校有提供一個E-mail帳號,每天都會更新商學院舉辦的招聘講座,還有一些WorkShop,增進你的履歷表或者是談吐的技巧。
學生事業中心外面貼滿各企業的招聘講座海報,香港的城市大學有65%的學生,在大學4年中有機會出國交換念書,香港的大學有3大特色,交換多、實習多、修輔系的也多,有不少人在大一就開始找實習工作經驗,會這麼拚是因為他們真的很怕落後,一進大學就不斷地向上往前努力。
在香港城市大學的電腦科學系,大三時得到外面公司實習9個月,星期一到星期四上班、星期五回學校上課,實習的月薪有8千到1萬2港幣。邊念書邊工作當然不輕鬆,但當你畢業時履歷表會說話。根據香港大學調查,他們的畢業生不包含醫科生,2015年的平均月薪是1萬9港幣,到了2016年突破2萬元,換算台幣相當於近8萬元的月薪。
在港工作台灣人施百謙說,港大的商學院基本上在全球都是排前20,離金融重鎮比較近,畢業之後很有機會在金融重鎮留下來工作。香港是進軍全球的跳板,施百謙的工作平均2、3個星期就得出國一次,包括中國、新加坡、英國,他在證券業當交易員和業務,不錯的薪資背後得付出相當的努力,施百謙花了半年到1年的時間才把廣東話練到可以日常的對話完全沒有問題。
不只語言,要特別適應的還有生活環境,施百謙在港島的租屋處大概6坪多,不到7坪。施百謙說其實大部分的香港家庭都沒有辦法擺進一台洗衣機,寸土寸金、小得誇張。有洗衣機、勉強能曬衣服已經超級難得,施百謙租房子1個月要1萬3500港幣,等於5萬多元台幣,就佔了薪資的3分之1,擁擠的居住條件、高物價,壓力極大的競爭氛圍都是在香港得面對的。
施百謙說短期內不會回台灣,對他來說在香港是比較中長期的發展,至少要累積一定的工作經驗,累積到這些東西是能帶著走的。我們無須美化國外的環境,但當台大都無法留住優秀學生時,高教品質可能越來越弱,大批出走的人才也影響國力的提升,這樣的警訊真能視而不見嗎?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18/01/27 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