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VBS
政府鼓勵18歲高中職畢業後不一定要急於升大學,可以先去工作、到非政府組織當志工進行體驗等,未來重返校園會更加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因此教育部推出「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或「青年體驗學習」計畫,但都是報名人數多,真正參與的人數相對少,成效不如預期,學者表示沒有補助金就推廣壯遊計畫,讓高中畢業生因為經濟因素很難提高參與程度。
政府推動青年體驗學習計畫,鼓勵高中畢業生別急著上大學,可以出國當志工、工作,實際訪問高中生,認為理想上當然可以,不過經濟方面卻是阻力。政府推動政策鼓勵青少年提早找尋人生目標,教育部依據「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今年首度推出青年體驗學習計畫,政府鼓勵高中生畢業了之後不一定要選擇直接升學,可以去壯遊或者到職場上面去尋找人生未來的目標,因此教育部提出2個方案,一個是青年就業領航計劃,大約有2300多人報名,但最後真正參與的只有700多名,另外一個是青年就業學習體驗計劃,但成效似乎不如預期。
建國中學學生說最大問題其實還是在於台灣學生跟家長,對學歷的要求跟追求是讓孩子無法放手體驗的關鍵因素,因此造成申請意願低落。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分析類似壯遊的青年體驗學習計畫沒有任何經費補助,削弱了參與的意願,認為除了輔導的機制之外,物質上面支援也是很重要的,淡大全球政治經濟系主任包正豪也說,必須承認台灣高中生、大學生遠不如西方國家的高中生、大學生來得成熟來的獨立,是社會風氣造成的。
體驗學習結束後,若想繼續升學,可透過特殊選才、甄選入學或個人申請、彈性選系等三種升學管道來銜接,教育部青年署科長劉佳綾說,107年會想要新增一個倡議先導行型的計劃,讓高中職學生在在學期間有一個機會可以去探索,再決定他到底畢業後適不適合走這條路,不過其實在大學端就有類似的計畫讓學生能透過體驗,規劃志工行程增加自己眼界。
像是淡江大學二年級的黃思潔還有李奕萱就參與了全球政治經濟學系的東南亞全球服務實習計畫GSIP,總共25人去馬來西亞、柬埔站等地實習,他們今年暑假則是到印尼1個月,在當地跟不同的非政府組織合作,一起討論教育、女權、宗教、LBGT等議題。黃思潔說,因為是4個人一起去,遇到不同國家的夥伴,可以促進文化交流,李奕則說出國闖蕩能比別人多一份勇氣,回到台灣的時候會去反思自己是否對台灣還不夠了解,再深入去學習討論的時候,腦袋會比別人的東西還要來的多。
為了讓他們到那邊之後知道要做什麼,行前還有各種訓練,像是認識東南亞文化,或是如何製作實習計畫等等,明年還要增加寒假版,雖然時間較短,但目的都是學生自發性規劃外國的旅行計畫,不過政府在制定青年政策的同時,除了鼓勵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搭配周全的配套措施,才能讓政策的美意真正被實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17/12/15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