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全球24國,9萬4千多名學生參與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成績揭曉,台灣學生在公民認知測驗上,平均成績勇奪第二名僅次丹麥,和2009年調查相比一口氣進步了兩名,公民素養如何培養,除了公民是考科,有催化學習的因素外,學生還會透過社團參與,討論國際議題,來提升自我素質。
社福團體vs.學生:「你有幾張? 40張,好。」
學生蜂擁而上,各個手拿一疊發票響應社福團體,共同捐發票幫助弱勢。
台北市立懷生國中學生:「我記得他是到南北韓交界,哦真的哦!韓國的手法也很高明。」
打開國外媒體網站,關注國際情勢還有公民政策、國內發生的大小事,也是現代國中生們平時討論話題,台灣的學生不只透過學校課程,網路媒介、社團參與各種管道培養公民素養。
台北市立懷生國中黃同學:「從一些新聞台看新聞,還有剛剛有講到,有一個網站(公策平台)上面看到的,除了運動賽事之外還有國際,像是歐洲那邊發生一些恐攻或選舉。」
平時就主動學習新知,讓台灣學生在國際上有亮眼表現,根據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成績排行,僅次於丹麥,台灣拿下第二名好成績,581分比過去前進兩名,擠下瑞典、芬蘭、挪威、南韓,而這份測驗高達一百多題,有短答、有選擇題,範圍從國內涉略到國際都得熟知一二,有一定難度。
台北市立懷生國中校長許順興:「表現好不意外,平時培養國際營隊培養禮儀等。」
學校表示,除了因為台灣公民是考科,認知層次比較佔優勢,再來透過額外營隊活動,學生參與公眾議題也比過去來得機會更多。
◤2024史上最熱一年◢
更新時間:2017/11/08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