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產糧農地剩68萬公頃 實際恐更少

記者 戴元利 / 攝影 潘郁文 報導

2017/08/28 23:01

台灣生產糧食的農地,正以驚人速度流失中。根據農委會最新的調查發現,現在能種植糧食的只剩68萬公頃,如果再扣掉佔用農地的農舍、工廠、廟宇等6萬7千多公頃,等於遠低於內政部的糧食安全底線。有農民指出,2000年修正的《農發條例》開放農地買賣,導致大量農地轉作他用,加上政府連休耕都給錢補助,讓願意種田的人越來越少,都是農地流失的主要原因。

 


早上10點,炎熱的太陽已把皮膚曬到發燙,馬文權才剛上完夜班,還要回家幫年邁的父親配送剛採摘的有機蔬菜。務農太辛苦,讓10幾年前返鄉復耕家中田地的他,有意打退堂鼓。

務農人口嚴重老化,馬文權的父親做到70幾歲,每天清晨4點多還要起床澆水、看菜。馬文權在自家超過1.3公頃的田地上,蓋出26座溫室,希望能穩定收成、安心務農。但想像他一樣的年輕農民光取得土地,就得面臨很多挑戰。

三芝有機農友馬文權:「生產的機具、(恢復枯竭的)水路這些成本都很高,年輕人他進來農業這一塊他的成本越來越高,因為農地的價值還遠遠超過他生產(農作物)的價值。」
 


連種植成本都無法打平,不少台灣農夫必須兼職才得以溫飽,除此之外,可用農地越來越少也是一大隱憂。

前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重信:「農地因為可以細分,大家就把它分割了,出售給人蓋農舍。要嘛就出租給人家蓋違章工廠,要嘛就賣給人家去炒作。」

根據農委會近期全台盤點大調查,國內280萬公頃農地中,扣掉林務用地,實際可供應糧食的土地只剩68萬公頃。其中作為農舍、餐廳、廟宇、工廠等非農業使用的多達6萬7千多公頃,低於內政部的糧食安全底線74到81萬公頃,顯示台灣的糧食安全已敲響警鐘。

前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重信:「包括未來的綠能要再增加了(農地種電),這個都是第二波的農地浩劫,(前瞻計畫)將來的城鄉建設、軌道建設還有所謂在地型產業園區的建設,不需要土地嗎?」

2000年修訂的《農業發展條例》,被外界直指是台灣農地流失最大禍首之一,因為開放農地自由買賣,甚至分割出租,嚴重炒作和資產化的結果,就是宜蘭縣每公頃土地平均飆上3500多萬,桃園9千多萬,是日本的10幾倍,也是南韓的20幾倍,如果想讓農地使用回歸正軌,修法勢在必行。

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考慮到城市的適度的一個擴展,社區的發展或是說都市用地等等,我是不反對農地農用,但是這個總量不變的這種前提應該要好好地檢討一下,從國土規劃的角度來看。」

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認為,台灣務農人口越來越少,除了農地找不到人耕作外,如果先框出農地總額再限定農地農用,恐怕壓縮都市發展空間,其實未必合理。
 


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搞不好(總量)40萬公頃就夠了,然後這40萬公頃真的來務農,我們把所有的政府預算、福利全部集中在這40萬公頃,有心務農的這些農友身上。」

農地問題千絲萬縷,農委會盤點之後,違章工廠和農舍該怎麼處理?將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17/08/28 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