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統計,6月初豪大雨淹水問題,9成2出在都市排水,其他才是河川溢流。這次暴雨降雨量大於台北市雨水下水道的上限近2倍,加上污水下水道一起排水也不夠,部分地區出現淹水情況。專家指出,未來「治水」已經不光靠工程來排水,還要靠結構的方式調整,打造不怕淹水的城市。
打開人孔蓋,裡頭的水量距離地面還有好幾公尺的距離,不過在6月2、3日的豪大雨時,裡頭的水可是逼近地面,這其實是污水下水道的人孔蓋,台北市雨污分離污水下水道接管率7成6,但未接管加上民眾私接管,讓面對大雨成為挑戰。
記者周玲秀:「這裡是迪化污水抽水站加上污水處理廠,台北市的污水處理系統,一天可以處理50萬噸的生活廢水,不過當極端暴雨來襲,大量的雨水湧入污水處理系統,也就增加了系統很大的處理負擔。」
透過系統可以看到各個監控點,目前的水位情況,在大雨期間人員就要進駐監看,再配合系統與經驗判斷啟動抽水。
台北市衛工處設管科長張弘憲:「像6月3日的時候整個大雨一直持續進來,所以說我們最高處理水量,大概是每小時處理到12萬噸。」
原本每小時處理21000多噸的生活污水,在6月初大雨尖峰處理量暴增6倍,抽水機加緊趕工,加上新完工的2座抽水站、5台抽水機全用上,雖然避免了污水淹馬路住家的窘境,卻也因為超出處理量,只趕得及讓雨水稀釋污水全部先排出。
台北市衛工處設管科長張弘憲:「(晴天)大概是兩台抽水機,當天的一個狀況我們已經把所有的,可以啟動的抽水機組都已經啟動了,那時候還有點危及,整個路面的人孔(水面)離地面,大概是只剩下1米2的位置。」
台北市的雨水下水道能承受的時雨量是78毫米,但是極端氣候的強降雨遠遠超出這個數字,雨水加污水下水道排除內水都有些勉強,水利署統計6月初淹水原因,92%是都市排水問題。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常務理事莊均緯:「以往可能很多綠地它下雨的時候,會藉由土地的部分它就滲到土地內,就不會產生很大的地表逕流,可是都市開發之後就很多的水泥化了,這個雨下下來的時候,它很快就從道路舖面跟水泥地,直接往外面排,這個逕流量就變得非常非常地大,可能要考慮到所謂的逕流分擔,跟所謂的出流管制。」
所謂逕流分擔初步針對特定易淹水區,利用土地達到保水蓄水功能分擔排出量,而出流管制則是針對開發案件,規定開發後出流量必須等於甚至原本條件,彌補現有靠區域排水與河川的機制。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常務理事莊均緯:「不是純粹排水了,還要利用你原本的土地兩個去做加總,異常氣候淹水其實以後變成是常態,所以未來我們應該是說我們不是擔心淹水,是說淹水之後我們要能夠抵擋淹水的,這種所謂不怕淹水的城市。」
專家指出靠工程治水無法解決水問題,需要思考如何從不淹水到不怕淹水,打造如海綿般吸水,又能抵抗淹水的韌性城市。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監事楊重信:「從2006年到今天總共已經花了1820億元,花在工程治水那結果呢還不是一樣淹水,那前瞻計畫還要再花1501億。」
事實上台灣地理環境山高水急,要思考水問題必須從上游開始,如何一層一層把水暫時留在上游,紓解下游壓力。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監事楊重信:「流域特定區域計畫當作是一個空間計畫,變成是國土計畫裡面的一部分,不該發展的土地不能再發展了。」
專家提出運用強制管理加上經濟誘因的方式,謀求與水共生之道,也就是透過治水債券代金或是課徵雨稅,向製造或使用所有不透水層的機構與人員收費,也讓為治水付出的人與機構,得到相等的利益。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監事楊重信:「針對你(使用)的不透水層,每個人都要課稅,(開發者)在開發的時候,就是那個量我要求你要滯留多久,再流放出來。」
從與水爭地到與水共存,小到社區的排水道是否暢通,大到個人使用空間能否共同暫時保水,減緩大水排出的速度,水問題需要全民監督也需要全民共同參與。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17/06/13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