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於921大地震! 氣象署曝強震主因「板塊碰撞」

記者 施協源 / 攝影 楊清波 王思淳 報導

2024/04/03 19:21

規模7.2強震,震央就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公里,深度為15.5公里,為極淺層地震,尤其在花蓮和平震度來到六強,也是新制後第二次達6強級,幾乎全台都有感,主震發生後,截至3號下午五點半,氣象署統計餘震已經達到155起,其中有89起超過規模4以上,氣象署也進一步說明,這次地震主要是因為板塊碰撞,快速累積能量,因此花蓮地區發生地震的機率特別高。

圖/TVBS
 

一大早,民眾出門上班上課。尖峰時段發生芮氏規模7.2大地震,一瞬間劇烈搖晃。

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台灣東部海域,比較靠近陸地的位置,發生一個規模7.2、深度15.5公里的地震。」

就在3日早上7點58分發生規模7.2大地震,全台有感。這一次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公里,地震深度僅15.5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各地震度花蓮和平震度六強、花蓮市太魯六弱、秀林五強,宜蘭、澳花、苗栗、竹南五強,台中、新竹、彰化、南投、桃園、雙北五弱。
 


而不到20分鐘在8點11分,又發生規模6.5強震震度5級,接下來餘震不斷。氣象署統計,截至3日下午5點半,包括主震加餘震,共有155起,規模4以上的就有89起,後續可能會出現6.5以上到7.0的餘震,每晃一次全台灣人心驚驚,氣象署出面說明。

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921地震是規模7.3,這個地震(3號)是7.2,雖然是差0.1,但是因為地震規模是一個範圍,也就是說他裡面有30倍的差距,但是是接近的。」

若以資料對比,921規模為7.3地震深度為8公里,與這次7.2強震所釋放出的能量,也是睽違25年後,罕見再次出現7以上地震,氣象署進一步說明,發生強震是因為板塊碰撞。


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主要是菲律賓海板塊,在我們東部這一邊,往北這邊隱沒下去,到歐亞大陸板塊底下。所以從淺到深都有可能發生地震,主要是因為兩個板塊這邊碰撞,所以它的能量累積是相當快速的,所以這個地區發生地震的機率相當高。」

短時間內餘震不斷,氣象署呼籲未來幾天,不排除發生芮氏規模6.5至7以上的地震,大家也要自己多加留意。


 

◤富邦全民線上跑,立即參賽◢

👉日常輕鬆跑步就能領樹愛地球

👉立即參與抽Gogoro等永續大獎

👉全台8大跑步地點等你來解鎖


更新時間:2024/04/03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