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自主應變?輕症惡化缺乏醫療監測及後送 恐釀重症風暴

記者 戴元利 / 攝影 葉俊宏 報導

2022/04/21 23:03

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的輕症者壓垮醫療量能,現在政府定調,居家照護的年齡層提高到69歲,集中檢疫所的收治年齡也往上調整到70至74歲,盡量不要往醫院送。不過專家擔心,居家照護必須要有周延配套,包括有良好的醫療監控系統以及完整的轉診後送機制,才能防止輕症轉為中重症,搶救不及造成院外猝死,但民眾都想問,我們的應變體系已經準備好了嗎?

 

心跳脈搏低於每分鐘120到150下,感測器會發出警示,把訊號回送雲端,提醒後台醫護馬上處理。

醫材科技公司資深研發部經理馬騏驤:「它是貼在小嬰兒的腳趾頭上面,大拇指上,然後手機APP就會去開始計算,他的這個生(理)訊(號)然後顯示出來。」

國內陸續傳出嬰幼兒確診,專門替小Baby偵測血氧的醫材也應運而生,台大醫院與科技業者合作,打造成人及孩童的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可每秒鐘連續回傳數據,幫醫護下判斷。
 

物聯網卓越中心副總李啓後:「所以我們怎麼樣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可以立刻的大量的去部署,並且在不同的地點,然後能夠提供相同的服務,這是我們這樣一個平台的一個特色。」

輕症或中度確診者,最怕病況急轉直下,為了防止去年快樂缺氧、甚至猝死的悲劇重演,目前這套系統已在輕症病房和急診室實際應用。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Omicron的話現在看起來,還是主要以喉嚨為主,那比較少數會到肺,但有一些高危險群,第一個是老人家,第二個是這個有心肺疾病,比如說你心衰竭或是有COPD慢性慢阻肺,或第三個是孕婦,這些高危險群的人,他也有可能會演變成比較厲害的重症,所以這些人也建議,要在家裡在隔離的時候呢,要準備這個血氧機。」


輕症確診必須居家照護,一旦成人出現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悶胸痛、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指甲發青,每分鐘心跳超過100下,無法進食、喝水、服藥或尿量明顯減少,最好儘快就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公衛專家李建璋,也有一套辨識方法。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你可以在家裡大概走路,緩緩地走路6分鐘,如果6分鐘之後你的血氧掉超過4以上,所以就是說跟民眾講,有這兩個情況你可以考慮就醫。」

台北市長柯文哲(2022.4.20):「目前這些所謂中重症或死亡案例,如果要算百分比的話,絕對會比目前中央公布的數字會更嚴重。」

Omicron多半是輕症,但台北市長柯文哲警告不能大意,醫師也提醒,輕症確診在家的民眾,一定要避開家中老人及孩童,就算打過疫苗,也未必不是高危險群。
 


北醫胸腔科主治醫師周百謙:「這邊所謂的一個高風險,不是只有沒有打疫苗這麼單純,他還包含打了疫苗之後產生的抗體不足,或是本身有一些系統性的發炎,譬如說肝腎功能的問題,心臟問題這些,使得身體在面對病毒的時候,沒有辦法產生足夠的防禦機制。」

病毒在台灣遍地開花,指揮中心強調,民眾必須自主應變,專家擔心,居家照護政策偏向隔離,缺乏醫療監測與後送規劃,一旦輕症轉中重症,我們的體系能應變嗎?


北醫胸腔科主治醫師周百謙:「他如果說他是發燒合併缺氧,這時候我們要問的是,居家照護怎麼可能測得出來,所以我們才會說,1922一天到晚在接這些電話,我們是不是要想辦法,來讓這些中央跟地方各分擔權責,譬如說對一些發燒連續兩天以上,吃飯吃不下,然後呼吸頻喘的人,是不是也要一些流動人力,來進行相關的氧氣飽和度監測。」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比如說你得的不是新冠,你還是需要看醫生啊,還是需要開刀啊,然後這些人現在已經開始受到擠壓了,因為很多大醫院已經把愈來愈多的床,拿來收新冠肺炎的病人,我們要努力擴充病床數,可是我們要努力地把(輕症)病人轉出去下轉,下轉一定要很通暢才可以。」
 

醫師提醒,當輕症的人變多,重症數量仍會相對增加,台灣的醫療量能挑戰在後頭。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22/04/22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