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創提供
蘇花改今天全線通車,以白色為底、七星潭石頭為意象的「北花線」國道客運同步上路,台創董事長張基義說,透過設計可以幫傳產轉型,讓MIT(台灣製造)轉型為DIT(台灣設計)。
蘇花改今天全線通車,3家業者統聯、首都、台北客運得標往返大台北、花蓮的「北花線」國道客運,也在今天同步上路。
北花線的美學改造在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簡稱台創)的推薦下,車體外觀及主視覺由日目視覺藝術打造,U.10 Inc大衍國際設計車體內裝。設計團隊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在既有的框架下將座椅、地板重新拆掉重做,打造寬敞的3排座椅車輛,讓民眾在通往回家或旅遊的路上,有如坐在頭等艙般舒適。
日目視覺藝術負責人陳普表示,設計前團隊實際走一趟舊蘇花公路田野調查,過程中獲得不少啟發,最後決定以花蓮帶有藍綠色的水為主題,並以七星潭的鵝卵石為車體主視覺,再藉以8個鵝卵石,象徵蘇花改工程所貫通的8個隧道,將公共運輸與道路改善工程連結外,也象徵公路通到哪裡,公共運輸就服務到哪裡的意涵,重新打造客運服務的新樣貌。
最後以減法設計呈現,U.10將內裝以白色系為主體設計,座椅採用白色材質,電視、音響、冷氣風管處也使用淺色皮料包覆,窗簾則採用立體剪裁式拉簾,並將使用率極低的頭頂置物櫃拆掉,室內空間挑高,營造寬闊舒適感。
U.10過去曾打造過美國的電動車,首次參與公共運輸設計,U.10設計總監孫崇銘坦言,「公部門都很支持,反而與業者、車廠的溝通較困難。」面對製造車輛超過30、40年的傳產業者,設計團隊花了不少時間與廠商溝通、說服,「要講到能說服師傅們堅持這些細節的理由,最後他們看到車子慢慢成形,就會知道原來這些細節都是讓視覺更協調。」
最後呈現出具有5大特色的北花線客運,包括頭枕改成可調式設計、識別資訊中英雙語化、色彩材質一制性、微笑曲線車頭等,其中車輛的指標設計更是改造重點之一。
日目視覺藝術視覺總監黃顯勛說,過去看到遊覽車、客運內外指標貼的毫無章法,會以為是業者的錯,這次合作才發現,業者缺少美學概念是一回事,最大原因出在法規,「業者多半是按照法規執行,最後就會做出各式各樣設計不統一的標示。」
因此設計團隊重新統整車體的資訊標示,盤點並檢視法規,去除非必要與重複內容,打破過去業者混雜著標楷體、黑體、圓體等字型,並與文鼎字型開發「晶熙黑體」,此字體在高速移動中辨識度佳,在視覺上可以更清楚明瞭,聚焦重點明確傳達,同時加上中英文標示說明。
公路總局主秘林福山表示,他把北花線定位為一個實驗的開始,「設計美學導入後,下一階段就是要重新檢視營運大客車相關法規,讓車輛識別指標可以更優化。」
陳普坦言,這次專案對設計師而言,是平常處理的工作項目之一,「但對車廠來說是30幾年來一次重大翻轉。」
張基義認為,從去年的台鐵觀光列車改造到公路總局北花線,都可以看出設計驅動公部門的思維創新,從這個案子可看到,透過設計能幫傳產轉型,「讓台灣很驕傲的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轉型為DIT(Design in Taiwan,台灣設計)。」
林福山回想當初設計師大膽提出要用白色座椅,業者卻苦惱難以清潔,但隨著「最美巴士」北花線亮相,林福山自信地說,「美學可以改變行為!乘客進到有設計感的車輛,使用上也會很小心,司機扛著北花線這樣的品牌,工作起來也會很榮耀。」
然而林福山更期待的是這次公運美學改造,能興起一股客運新文化,帶動民眾搭乘客運的頻率。(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0/01/06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