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是塑膠垃圾主來源 推動回收形同障眼法

2019/10/23 23:31
圖/TVBS資料照片

環保團體今(馬尼拉23日電)指出,可口可樂和雀巢等大型跨國集團是塑膠垃圾主要來源。它們推動資源回收和使用可分解包材,但其藉以獲取暴利的「用過即丟」大量消費文化才是真正環境殺手。

世界環保串聯組織「擺脫塑膠」(Break Freefrom Plastics)約一個月前在51個國家展開「世界環境清潔日」(World Cleanup Day)協同行動,志工們共收集近50萬件塑膠垃圾,其中約43%的商標清晰可辨。

 


根據「擺脫塑膠」數據,可口可樂(Coca-Cola)連續第二年高居塑膠垃圾來源首位,其塑膠包裝商品造成的垃圾量比排名第2至4的企業加總起來還多。

「擺脫塑膠」在報告中指出,許多跨國企業承諾將讓自家產品更具永續性,在很多方面卻仍擁護過時的「用過即丟」消費文化和商業模式,因此造成垃圾氾濫。

此外,儘管海洋塑膠垃圾的主要來源是中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斯里蘭卡,亞洲垃圾危機的罪魁禍首終究是總部位於歐洲和美國的跨國集團。
 


除了可口可樂、雀巢(Nestle)和百事可樂(PepsiCo)以外,其他前10大塑膠汙染源還包括億滋國際(Mondelez International)、聯合利華(Unilever)、瑪氏公司(Mars Inc.)、寶鹼公司(P&G)、高露潔棕欖公司(Colgate-Palmolive Co.)、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以及不凡帝范梅勒公司(Perfetti Van Mille)。

「擺脫塑膠」指出,這些汙染環境的大企業透過推動資源回收,把維護環境的責任轉移給消費者。報告強調,人類自1950年代以來所生產塑膠中,僅9%被回收。

根據報告,無論是可口可樂推廣由海洋塑膠垃圾回收製成的一次性塑膠瓶,或是百事可樂推動資源回收,「皆未觸及問題核心,只會確保塑膠汙染危機更加惡化」。

此外,雀巢每天售出超過10億件使用一次性包材的商品,卻「欠缺旨在減少其所生產垃圾總量的明確計畫」。

報告指出,各大企業應停止推廣諸如資源回收、可分解塑膠等「虛假解決方案」,邁向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拒絕「用過即丟」經濟。

「擺脫塑膠」的全球各地成員涵蓋6118名個人及1475個組織,其中包括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19/10/23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