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陳姓男子捕獲一隻河豚帶回家料理,將河豚肝送給74歲、牙齒不好的父親食用,陳父吃下後四肢麻痺、呼吸衰竭,送醫急救插管,幸住院後恢復呼吸功能,平安出院。
光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簡旭霄受訪表示,病患送達急診室時意識清楚,自述誤食河豚肝,全身麻痺不適,還在急診治療期間毒性發作,病情惡化導致呼吸困難,幸及時就醫,插管送往加護病房,轉由腎臟內科接手治療。
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楊得政說,台灣海域常發現的河豚種類約30多種,河豚的毒性含量、有毒的部位依不同河豚種類而定,河豚的肝、腸、卵巢、精囊和皮膚通常最易含有毒素,且河豚毒素不因烹調、高溫消失,最好不要擅自料理。
楊得政說,如果誤食而出現中毒現象,未及時發現處理,最初是嘴麻,接續就可能全身運動神經癱瘓,最後呼吸系統癱瘓衰竭而窒息死亡,過程進展十分快速。河豚毒素目前醫學上沒解藥,只能採支持療法給予輸液加快身體代謝。
陳父事後回想,吃下的物體僅約拇指指甲大小,但吃完幾乎是立即出現嘴麻症狀,他趕忙問兒子,兒子回答是河豚,當下忍不住訓斥「你不知道河豚有毒嗎?」並立即趕往醫院。
陳父形容,當時麻痺感從嘴巴蔓延全身,全身四肢都像綁鉛塊般沉重,腦袋雖清楚,卻無法動彈,好像被「定」在床上,直到毒素代謝後才慢慢恢復行動能力。
楊得政說,夏天民眾到海邊機會增加,常有機會捕獲海鮮,過去較常有漁民誤食河豚就醫個案,但在積極衛教宣導和網路資訊流通下,近年來已罕見誤食河豚案例。(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18/09/04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