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環境加劇海嘯威力 日本學者:垂直逃生

記者 李宜蓉 報導

2023/03/07 19:55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本311強震後,世界深刻了解到海嘯的可怕,而未來隨時可能發生的南海海槽地震,日本各界不斷提出警告。日本學者研究城市海嘯特徵,大都市樓房林立,改變海嘯行進路線,混淆逃生方向;而大水進入小巷弄,因空間限縮,威力增強,可輕易將成人沖倒、淹沒。研究學者提醒,城市內逃避海嘯,除了避免窄巷,也應「垂直逃生」往高樓避難。

日本南海海槽官方試算,30年內發生規模9以上地震機率高達80%;令人害怕的,除了劇烈搖晃,高達10公尺的巨大海嘯恐怕才是最致命的。

 


日本海嘯發生機制學者 有川太郎:「都市道路四通八達,海嘯可能從四面八方而來。」

學者表示南海海槽地震發生區域,絕大部份沿海地區屬於高度開發;幾個沿岸大城中,大阪被學者特別點名。

日本NHK電視台記者:「學者用電腦模擬大阪梅田的海嘯,大水行進方向不同預測,對都市帶來特有的威脅。」
 


何謂都市特有的威脅?研究團隊打造模型,讓海嘯從左方而來,觀測海浪進入城市的真實狀況。按一般邏輯,水會從左邊向右一路席捲,但海嘯在水泥叢林中到處撞擊改變了方向,大水最後從左方與下方匯集;若是在避難過程中,以為海浪只會從前方撲來,可就大錯特錯。

日本海嘯發生機制學者 有川太郎:「基本上大家都會往海嘯反方向逃,但海嘯可能從背後其他地方而來,就可能被大水夾擊,或是在意料之外的地方被沖倒。」

在大都市裡逃離海嘯,除了考慮方向,還要小心「縮流」,也就是海水衝進窄小巷弄時,高度、速度因空間限縮而提升的現象。實際體驗對照,路寬2公尺時,遇到30公分海嘯,成年男性勉強能自行站立。但是當路寬縮小一倍,一開始同樣是30公分的海嘯,來到窄巷時變成了近一公尺高,速度也從每秒3公尺加快到5公尺以上,直接把人帶走。

日本海嘯發生機制學者 有川太郎:「不要擠進狹窄的地方,往大樓上逃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專家表示,都市的建築大多堅固且高聳,在城市裡遇海嘯,可把握垂直逃生概念,盡可能進入大樓往上跑。但沿海地區首當其衝,想要保命,得有一套完善並且有效率的避難準則。

防災演習參與居民:「我發文說房屋倒塌了,這裡不能過。」

神奈川縣的川崎市面著東京灣,沿岸地區約有34萬人口,為了幫助居民順利避難,市政府規劃逼真的防災演習,在逃生路上設置火災、需協助者等關卡,並結合數位技術,民眾避難路上可隨時回報狀況,官方負責單位即時整理資訊,民眾能夠透過系統判斷,落後者免去走冤枉路;有能力者可以前往協助弱勢,提高整體存活度。
 


防災演習參與居民:「可以獲得很多資訊,很不錯。學習到了必須要隨機應變才能活命。」

不過,避難生活其實才是考驗的開始。學者試算,南海海槽地震的「關聯死」最多達7萬6千人,是311的20倍。關聯死指的是天災後,因避難環境惡劣、醫療條件不足等等造成的死亡。要預防地震關聯死,專家提出「TKB概念」,也就是要有乾淨的廁所(Toilet)、溫熱的飲食(Kitchen)、有規劃的休息環境(Bed),呼籲公家機關提高危機意識,尋找能夠配合供應物資的企業單位,以照顧居民的災害時生活。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23/03/07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