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Focus全球新聞報導過的「敘利亞9歲女童木偶,跨海8千公里尋母」故事,講述3.5公尺高的木偶,從敘利亞到英國的長征旅程,希望喚起外界重視難民問題。因為觀眾的熱情來信,我們獨家專訪劇組導演之一,來自台灣的魏道揚,談這趟心路歷程,他更以自身觀點為出發,點出難民到了歐洲,卻不被認同的感覺。如今木偶長征記來到終點,但並不代表結束,難民女童的名字「阿瑪」(Amal),在阿拉伯文中是「希望」的意思,意味對人性、環境的殘酷挑戰,但難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
誰家的孩子,不是在父母呵護中長大?誰家的孩子,需要跨國長征,千里尋親?以9歲敘利亞難民女童萬里尋母為故事雛形,劇組操控、模擬難民路線,徒步旅程跨越歐亞大陸。
《The Walk》宣傳片段 :「1、2、3...我想躲起來,但他們看得到我,我也看得到他們;4、5、6、7...我在這裡。」
這尊3百多公分高的木偶有名字,她是小阿瑪(Little Amal),7月底從敘利亞、土耳其邊境出發,經過希臘、義大利,一路前行,最後抵達英國曼徹斯特,長征8千公里的故事,撼動人心。
《The Walk》木偶戲導演 魏道揚 :「我們開始的時候,大家都非常興奮,畢竟這是第一天,我們開始走之後,一轉過路口,看到大批人潮,孩子提著燈,還有媒體跟其他人,都聚在那裡觀看,真的很震驚。」
談起這趟旅程,處處是感動,他是這場木偶行動劇的導演之一──魏道揚(Enrico Way),與我們跨海連線,獨家專訪,因為疫情已經兩年沒有回台灣,最懷念的還是道地風味美食。
《The Walk》木偶戲導演 魏道揚 :「就是...炒粄條吧!我在新竹長大的嘛!客家風味的料理,我覺得...就是牽連到家的感覺吧!」
魏道揚認為,這次企劃的難民議題,其實離一般人並不遙遠,身分認同感的疑慮,在很多人身上都會發生。
《The Walk》木偶戲導演 魏道揚 :「重點不在於得到答案,而是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對我來說,跟台灣有關係的部分,關於國家認同上有些事情很有趣,有很多的政治團體,不承認台灣。」
在小阿瑪身上看到身分認同、歸屬感,也看到流離失所的人心徬徨,劇組中來自巴勒斯坦的木偶師費妲‧齊丹(Fidaa Zidan),第一次撐起女童身軀,彷彿將自己家鄉戰火的命運,與木偶連結。
《The Walk》木偶師 費妲‧齊丹 :「對我來說,成為阿瑪,是有機會成為她的心臟,成為阿瑪的心臟...這讓我們合二為一。」
小阿瑪身高3.5公尺,重量約20到30公斤之間,需要3到4人操作軀幹和雙手、姿勢表情,劇組8名木偶師每天輪班上陣,8千公里路絕非易事,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對難民木偶釋出善意。
《The Walk》劇組人員 :「我現在內心五味雜陳,因為在拉里薩(希臘)發生了很多事情,我們知道在這趟旅程會遇到的...」
對難民議題,充滿憤怒與怨恨,小阿瑪在希臘遇上民眾抗議,甚至需要出動警方全程保護,但劇組仍堅持走下去。
《The Walk》劇組人員 :「我們今晚必須上路,為了阿瑪。」
所幸當晚的演出順利舉行,隔天小阿瑪來到港邊,告別希臘,仍受到居民熱情以對,也顯示這趟演出,成功讓人對難民議題,有更多省思。
《The Walk》劇組人員 :「我們還是很開心,會很想念這裡...是時候繼續這趟旅程。」
一路上有太多的難忘時刻,當小阿瑪來到義大利羅馬,受到的熱情迎接,與古城的壯麗風光,似乎又是另一個世界;當小阿瑪與教宗方濟各相見,或是在聯合國歐洲總部門前,都讓難民議題和城市的距離,更近一些。
《The Walk》木偶戲導演 魏道揚 :「其實我們能捕捉到的感受不多,因為你在行走的時候很忙,可能有那一瞬間,你眼角瞄到某些事物,或聽到什麼,那個時候讓你覺得很微妙。」
當木偶旅程來到終點,但這並不代表結束,劇組期盼這次行動,能讓世人將來在難民問題上,多一份人道思維,讓小阿瑪的聲音,真正被聽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1/11/05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