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米高「巨稻」試種成功 糧食供應挑戰仍待克服

記者 萬敏婉 報導

2021/08/30 19:51

中國大陸今年在重慶首度試種一款「巨型稻」,不但高度是一般稻子的兩倍,產量也特別高,還可增加田間蓄水量提供魚稻共生。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大陸第一次成功改良稻種,而當局積極發展科技農業的原因,與大陸的糧食供應長期處在「平衡緊張」狀態有關。這主因大陸在經濟發展與都市化的同時,也面臨耕地減少、經濟作物排擠糧食作物空間甚至農地休閒化等問題,影響糧食供應安全。儘管透過進口糧食能緩解部分問題,但氣候變遷在全球各地造成嚴重旱澇災害,使糧食供應在各國都出現緊張。在當前全球糧價上漲,糧食安全重要性更高的情況下,大陸當局要滿足14億張嘴巴,挑戰更艱鉅。

過來一點,再過來一點,發現了嗎,左邊這款水稻高度比正常版高出近一倍。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楊朴:「我左邊這個叫巨型稻,右邊這邊是我們的常規稻,兩個稻子一比,高矮就立判高下了。」

這款由中國大陸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發出的「巨型稻」,今年選在重慶市大足區首度試種,整體規模達15畝。這款水稻不僅平均達2公尺高,且抗病、抗倒伏,耐淹水又耐鹽鹼。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楊朴:「今年呢我們是第一年在大足試種,目前來看,種植是成功的,我們預估毛產是1600斤(800公斤)以上。」
 


儘管這款新稻米口味如何,還有待秋收後人們的品嘗,但巨型稻的試種成功,至少讓今年5月享耆壽91歲去世的大陸稻米品種改良專家袁隆平,生前期待「在稻禾下乘涼」的遺願,得以實現。

中國大陸自從1950年代末期因政治上的「大躍進」運動,釀成長達三年的大飢荒,數千萬人餓死後,當局長期來積極發展稻米等作物的改良,以提升產量,確保糧食安全。

然而1980年代改革開放所帶來的都市發展後遺症,卻是大量耕地被城市侵占,不論是道路、高鐵等交通建設,或是摩天大樓,住宅社區的增建,都讓大陸耕種面積下滑;例如2019年底,大陸仍被劃為耕地的總面積,已經比10年前少了1.13億畝,但同一段時間,大陸的建築用地卻增加了1.28億畝,增幅達26.5%。

此外,隨著農村交通的改善,原本嬌弱的蔬果得以快速送上消費者餐桌,這樣一來,耕作時間短且獲利高的經濟作物,就排擠了稻米等糧食作物的生產空間。

四川遂寧彭溪縣農技站人員 朱愛民:「以前全部是種水稻、種油菜,現在基本可能有三分之二的(農戶)都種蔬菜去了。因為它的經濟價值高,它的倉儲、效益比更高,他當天就可以上高速(公路)。高速路上,比如說到重慶、到成都,基本上兩個小時可以到市場。」

再加人們對觀光休閒需求快速上升,不少耕地被改為休憩景點。

遊客 張小姐:「這個彩色水稻我是第一次見,覺得特別的新奇,看它的航拍相片,覺得特別的好看。」
 


大陸新農村專業農業發展合作社主任 劉建軍:「其實這種彩色水稻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彩色水稻的顏色更亮麗。種植彩色水稻的目的,是吸引更多遊客觀光旅遊,助益鄉村振興。」

即便同樣用在稻作,當農地改種觀賞價值高的彩色稻米,雖能成功吸引遊客,稻米產量卻在無形中被犧牲。

大陸在國內糧食供給無法完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只好求助於進口;數據清楚顯示,大陸在人口未有明顯增長情況下,糧食進口量卻以20%-30%的成長率持續攀升。

然而,近年在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下,各地旱澇災嚴重,不僅中國大陸受災,多年來因價格低而成為中國最主要稻米進口國的越南與泰國,也同受其害,而耕作期較長的稻米等糧食作物,往往是災情下的第一受害者。

因此不但大陸本身的糧食產量吃緊,就算改以進口補足,也隨時可能因進口國的減產,或者因貿易戰所帶來的阻礙,而難以滿足大陸14億人口的糧食需求。
 


要如何能確保糧食供應安全,這次「巨型稻」的試種、提高農作效能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楊朴:「在種巨型稻在稻田裡面,我們可以蓄比較深的水,可以搞稻魚共生的項目,養魚養蝦養蟹,幫助我們的農民增產增收。」

除了巨型稻外,大陸近期也在海南完成品名為「超優千號」的水稻改良測試,這款水稻平均畝產達到破紀錄的926公斤。此外,透過科技或溫室栽種,讓耕作的效率更高,進一步發揮農地的效能,也是方式之一。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 劉莉華:「目前,各地正抓緊落實防災減災和田間管理措施,力爭重災區少減產,無災區多增產,確保秋糧豐收到手,保證口糧絕對安全。」

14億張嘴的滿足,對當前內部、外在壓力同存的大陸當局來說,更是困難且必須克服的挑戰。

→緊抓話題熱點,與你討論全球大小事!點我追蹤【TVBS Twitter

→擠出小時間,看看大新奇!全新影音品牌上線囉,一起擠看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21/08/31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