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達志影像
東京確診人數再飆高。今天(29號)確診至少58人,連續四天超過50人,已經達到東京的停班標準,未來恐怕再次出現自肅命令;而(周日)28號一天更有60人染疫,是緊急狀態解除後最多,其中風化區感染仍為大宗,不過,東京都表示還不算第二波疫情。而大阪則自行聘請專家,檢視防疫對策的成效,卻得到疫情趨緩與緊急狀態、自肅無關。民間也開始分析亞洲的疫情低死亡率,東京大學學者支持「交叉免疫反應」,認為亞洲人體內存在相關病毒抗體;另外有人認為孩童時期施打的卡介苗,可能就是抗體關鍵。
東京都知事 小池百合子:「根據專家的分析,現在不是第二波疫情。」
警報解除後,即便東京連日確診暴增,但知事不急不慌,中央也異口同聲──疫情既不是第二波、對策方向更不變。
經濟再生大臣 西村康稔:「關係新增確診增加現象,是反應了(民間)配合積極進行集體檢查的結果,政府目前不會因為感染人數而做政策上的改變。」
話雖如此,但東京感染人數確實高得可怕。28號,東京再添60名確診,是緊急狀態後最多;確診當中的31人曾出入風化區,當中還有18人都是牛郎。而東京近一週的確診中,約4成都與紅燈區有關,東京的風化區儼然成了病毒窟。
經濟再生大臣 西村康稔:「政府會繼續收集感染者數據並分析,在現階段已知的群聚感染外,是否有我們不知道的群聚感染。」
狡猾的病毒多變,需要不斷地分析,以找出防守良策,沒想到竟意外打臉官方小組。
病毒研究學者 宮澤孝幸:「為什麼疫情會趨緩,這與緊急狀態後的自肅無關。」
大阪知事 吉村洋文 vs. 病毒研究學者 中野貴志:「所以不管是緊急狀態或是營業自肅,(對疫情)完全都沒效果是嗎?我們認為是沒關係的。」
專家語出驚人,大阪知事久久不能言語,這套論述幾乎顛覆了大多數人的理解。大阪府自請專家,檢視5月時的「大阪模式」是否有漏洞,沒想到結論卻讓所有人傻了眼。學者、專家解釋,以大阪疫情來看,4月7號發布全國緊急事態宣言,不過,其實早在宣言下達前,大阪已經度過高峰期,從3月底開始確診就連日下降;專家認為,疫情能迎來拐點,是因為群聚對策奏效,以及基於某種原因而自然減少。
大阪府知事 吉村洋文:「我非常尊敬西浦教授為了國家的努力付出,但現在我也認為(政策)是需要好好分析的。如果不提出批評的檢驗,國家很有可能會走向錯誤方向。」
日本官方群聚感染對策小組 西浦博(2020.04):「當社交互動達到減少8成時,確診數才會開始下降。」
為了達成防疫小組的「八成」目標,安倍最終採取全國緊急狀態,只不過,官方專家的建議現在被懷疑與疫情改善沒有直接關係,就連中央也表示要再檢視小組的數字依據。但這齣打臉劇還沒完,英國牛津大學統計,雖然日本之前疫情不輸歐美,但死亡人數卻出奇的低。
日本官方防疫小組副座長 尾身茂:「(日本的)醫療品質相對較高,我們深信這無疑是很重要的一點;而日本人在生活習慣上,也比較重視清潔。」
官方小組認為是日本的醫療與生活習慣幫了大忙,然而實際上,亞洲整體的死亡數都不高,難道歐美的醫療水平與生活習慣比亞洲還不如嗎?
東京大學醫學博士 兒玉龍彥:「有說法是因為『交叉免疫反應』。」
或許醫療與習慣多少有影響,但是東大學者強調,有學說認為「交叉免疫反應」才是關鍵。什麼是「交叉免疫反應」?兒玉龍彥解釋,人體擁有IgG與IgM兩種抗體,一般染病初期,IgM抗體會先抵抗病毒並快速消失,而IgG抗體則會留在體內一段時間,保護身體免受同一種病毒傷害;但兒玉龍彥的研究發現,部份新冠患者的IgG抗體增加速度比IgM抗體更快,這樣的交叉表現,意味著病患曾經感染過類似病毒。
東京大學醫學博士 兒玉龍彥:「以結論來說,目前有不少日本人,對新冠或類似的病毒有一定程度的免疫。越是對新冠病毒家族有免疫的地區,重症化或疫情爆發率就會越低。」
而針對「交叉免疫反應」學說,也有一派人士提出假設,認為日本孩童必須施打的結核病疫苗,可能產生了抗體作用;只是學說百百種,但日本的官方防疫小組卻要先被「廢武功」。
經濟再生大臣 西村康稔:「(小組)不應只有醫學與公眾衛生專家,也應該集結各領域的知識。」
從拚防疫進到拚經濟,人命優先的醫學專業建議已經不合安倍胃口,也讓日本政府宣布,要加入危機處理專家與地方管轄人士,讓官方小組能給出「更全面」的防疫建議。
看節目、買美食、拿好康,百張住宿券免費抽!快點我下載食尚玩家APP!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0/06/29 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