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拍板「粵港澳大灣區」 戰略 概念股漲

記者 李麗珣 報導

2019/02/20 20:08

中國大陸目標在2035年,打造全球第四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包含9個城市和2個特區,在最新公布的規劃綱要中,明定把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列為發展核心引擎。粵港澳大灣區占地5.6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6600萬人,2017年創造出高達10兆人民幣產值,投資人看好發展潛力,讓相關概念股飆漲;而在香港,有民眾擔心經濟上的融合,會加速制度上的融合,恐怕讓「一國兩制」精神逐漸消失。

 

眼光放準「灣區經濟」,中國大陸積極布局,2月18日晚間公布長達50多頁、分為11個章節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項國家戰略,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展現打造全球第四大灣區的野心!

影片旁白:「粵港澳大灣區,將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舉世矚目。」
大陸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 林江:「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的對外開放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最主要是體現在創新,包含科技創新、同時也有制度創新。」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年後的發展新格局,希望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一個以「創新」為主的經濟體,這份規畫綱要勾勒出大灣區建設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首先,預定在2022年,要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架構,到了2035年實現區域內高度「互聯互通」,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而在空間布局上,依循中心城市帶動、輻射周邊的路線,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將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連結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江門、肇慶、惠州節點城市。
 


香港大學教授 肖耿:「(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11個城市,每一個城市都是以它的比較優勢勝出,比如說香港是國際金融,深圳是高科技,佛山和東莞是製造業,廣州主要是消費和教育。」

在粵港澳大灣區裡的9個城市、2個特區各有不同使命,比如說香港要鞏固國際經貿以及空運、航運的樞紐地位;澳門將建設為世界旅遊休閒城市;由珠海、佛山為首的珠江西岸,以製造業為主發展先進裝備;以深圳和東莞為核心的珠江東岸,則著重電子業。

TVB記者:「創科方面,推進『廣深港澳』創科走廊,發展生物技術、5G、網際網路、機器人等產業。」

粵港澳大灣區占地5.6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6600萬,這個數字在全中國占比不到5%,但卻貢獻出12%的經濟總量,2017年區內生產總值高達10兆人民幣,相當於澳洲或是南韓的經濟規模。發展潛力龐大,自然引發投資人關注,這份綱要公布的隔天(2/19),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中49檔飆漲、13檔漲停,券商看好基礎建設、航運、消費休閒等類股,行情可期。

TVB記者:「(粵港澳)大灣區也將加強金融互聯互通,將逐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包括支持香港機構投資者,在大灣區募集人民幣資金,投資香港資本市場。」

粵港澳大灣區的民眾生活日常,又會有什麼變化呢?規劃綱要給出一個輪廓──交通網路以高鐵、城市鐵路為主,一小時貫通大灣區主要城市,研擬創新通關模式;提倡粵港澳三地合作辦學、促進港澳青年和教師到大陸內地就學任教;開放港澳居民報考大陸公務員或是任職國營企業;鼓勵港澳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等。

看似大灣區將成為香港廣闊的腹地、有助經濟踏上新的台階,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有可能會導致人才外流,甚至逐漸淡化掉香港本來扮演的角色,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被規劃」的議論不斷,不少香港人擔心會變成「大灣區人」,而這塊土地最終也將淪為中國大陸的二、三線城市。
 


香港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是否有香港『被規劃』的情況?我在此必須不同意這樣的說法,特區政府積極地參與規畫綱要草擬。」

大陸官媒新華社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最大的優勢以及難處為「一、二、三、四」格局,也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因此想要深度整合勢必得打破框架。然而,經濟上的融合,是否也將加速中國大陸與港澳特區制度上的融合?

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2017.7.1):「蘇州過後無艇搭。」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引用習近平曾在香港說過的這句話,呼籲機會難得、得好好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敗,備受關注。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更新時間:2019/02/21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