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開車時,需特別注意安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每逢國曆4~6月為台灣梅雨季的到來,連日降雨同時伴隨氣溫驟降,讓不少民眾傾向於開車出門避免淋成落湯雞。只不過,駕駛人除了要掌握雨天開車時的注意事項,上路前的「4大關鍵」檢查項目也不可少,方能確保愛車在雨中平安穩定前行。
輪胎檢查
以一般小客車來說,4個輪胎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加起來不過一張A4紙的大小,但卻決定了整輛車能否安穩行駛於濕滑路面,即使有再高竿的駕駛技術、再厲害的煞車配置與先進主動安全配備,如果輪胎抓不住地面也是枉然。
因此雨天行車前務必檢查包括「胎紋深度是否大於1.6mm、胎壓值是否在正常範圍。」胎紋深度如果不足,將影響輪胎排水性而存有發生「水漂現象」的危險性;至於胎壓值過而不及皆會讓輪胎無法與路面有最大接觸面積,因此建議參照原廠規範冷胎壓值進行胎壓設定。
前擋及雨刷檢查
車外滂沱大雨打在前擋風玻璃上絕對影響行車視線,這時雨刷能否將玻璃刷乾淨就格外重要了。雨刷屬於消耗品,膠條會因為風吹日曬而老化,甚至是塵土都會造成膠條破損而縮短使用壽命。
功能正常的雨刷能將雨水刮除且不留痕跡,但車主若發現發現雨刷刮除雨水後還是不乾淨,出現殘留水痕與水膜甚至產生跳動等情形,除了有可能要清潔前擋風玻璃油膜之外,雨刷勢必得進行更換!否則在夜晚行車時,對向車輛頭燈照射在水膜或水痕殘留的前擋時,容易造成反光使夜晚視野更模糊。
車燈檢查
下雨時天色昏暗,這時車輛頭尾燈成為其他用路人能否看見我方的重要關鍵,因此出發前務必將頭尾燈、方向燈與霧燈(如果車輛有配置)檢查一輪,確認愛車燈組可正常運作。
而行車過程中,即使是在白天仍應開啟頭燈,方向燈也要記得「勤加使用」,甚至雨勢過大時可以開霧燈,確保周圍人車能在視線不佳的狀況下注意到我方車輛,保障自己與他人行車安全。
而在《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9條詳列:汽車於「夜間、行經隧道/調撥車道、遇濃霧/雨/雪/天色昏暗或視線不清、有公告標示使用頭燈路段」等等情境應開啟頭燈,否則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2條:「不依規定使用燈光者,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同時在第33條還寫到:「汽車行駛於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或設站管制之道路,若沒有依規定開啟頭燈,處新臺幣3,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空調系統檢查
若愛車沒有額外加裝晴雨窗,則大部分駕駛在下雨時必定會將車窗緊閉,這時候伴隨室外氣溫驟降,容易造成車內玻璃起霧影響視線。所以車主務必檢查空調與擋風玻璃除霧功能可否正常運作,避免玻璃出現起霧。
此外,由於梅雨季容易出現發霉情形,提醒車主也要記得定期更換冷氣濾網,必要時可清洗冷氣管路,以免開啟空調時出現霉味。雖然冷氣飄出霉味並不會直接影響行車安全,但對於行車舒適性勢必打折扣,也會壞了開車出遊興致。
最後,有時車廠會配合梅雨季到來推出「雨季免費健檢」等活動,建議也可利用機會回廠給技師詳細檢查,必要時可把握活動優惠將零件汰換,讓愛車保持在最佳狀態。
◎最新、最有趣的試車片都在《黃金試車組》!
◎車壇動態不漏接,按讚追蹤《地球黃金線》粉絲團!
◎錯過電視首播免驚!《地球黃金線》頻道完整看!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2/05/17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