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6
  • Mar
  • 2017

放棄以考試為終點,才是學習的起點──留學日本後我明白台灣教育弱在哪

作者 換日線

2017/03/06 10:39
▲圖片來源/轉自換日線

(作者/《換日線》Jojo Su/讀者投書: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畢業,2016 年獨自到日本留學,目前就讀於日本國立筑波大學,主修國際綜合事務學。喜歡旅行喜歡夢想喜歡冒險喜歡細細品嚐在國外的新體驗和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想把在國外留學生活當中學習到的體驗到的一點一滴轉換成文字上的溫度。 )

和大部分的台灣學生一樣,幼稚園到高中都在社區的公立學校讀書。對於習慣台灣升學教育制度的人來說,考試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唯一的正確答案。誰能回答出更多的正確答案,就可以受到更多的尊重或是進到更好的大學。

 

來到日本留學之後,雖然還是鄰近的亞洲國家,但由於英文授課的關係,班上的同學都來自不同國家,遍及五大洲。考試常常都是簡答題或是有關自己想法的問題,教授們也很喜歡在課堂上問大家的想法,而這些問題都沒有正確的答案。

已經習慣台灣的教育制度,剛開始來的時候,我常常和其他同學抱怨,為什麼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讓我直接背下來就好了?這樣子不是比較方便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很麻煩嗎?甚至教授問到我的時候,我常常用"I have no idea."或是"I agree with others."應對。

一段時間之後,我好像理解到台灣教育制度所培養出來的比較像是考試機器,大家都很會考試,但當提到自己的想法或是意見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保持沉默。久了之後,這些考試綁住甚至限制我們的思考,我們只渴求正確答案,卻不動腦去想自己的意見與真正的想法。

●科技的進步,卻沒讓年輕人更有創造力?

若追求真正的學習效果,只有在認真的思考過後,或是自行想解決辦法的模式下,即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會很雜,但透過討論來找到、甚至是創造出一個更好的方法。足足接受了 12 年的國民教育,獨立思考真的鮮少在學校實踐。

這也許反映在升學上,幾乎所有高中生唯一的目標就是跟著學長姊、跟著同學的步伐以及跟著父母老師的建議和期待,考上好的大學。但同時,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或是為什麼自己要讀大學,只是順著這條大家都走過的道路走。最常聽到的就是「你現在努力讀書三年大學讓你玩四年!」

而這樣沒辦法有自己想法的缺陷也限制了很多人的夢想,更失去了多元發展或是走出自己路的勇氣。害怕和別人不一樣最後就會失敗,但同時,走一樣的路也不一定會帶領我們到成功的彼岸。

前陣子上了一堂英文課,教授提到,因為科技的發達還有各個國家普遍的升學考試(大部分是亞洲的國家),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沒有創造力和自己的想法。這真真實實地反映了我幾乎每一堂課的情況,大部分的亞洲人選擇保持沉默。有時候不是沒有想法,而是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接近「正確答案」或是害怕其他人不同意甚至反駁。

因為經過獨立思考得到的想法是複製不了,也是別人無法奪走甚至無法被取代的。

教育,應該是讓我們學習獨立思考,學會自己能夠解決方法的,而不是只知道對與錯或是從四個選項中選擇唯一的正確答案。停止思考就不會有進步的一天。

●英語學習十幾年,但卻沒有開口的勇氣

再者,能夠流暢地說外語的台灣高中生還是很多,但大部分的人學習英文十幾年,在考試還有紙筆測驗上都能夠有亮眼的成績,但在路上遇到外國人的時候卻變得不敢說話。我想不是因為我們亞洲人生性害羞,也不是因為其他亞洲以外的人比較聰明,而是我們少了練習的機會還有 speak out 的勇氣,以及學習的環境。

 

高中的時候,來我們學校交換的比利時人疑惑地問我們:「為什麼大家都不跟我說英文?不然就是不敢說然後對我笑一笑就跑走了。」也曾經有歐洲人問我和台灣的朋友:「為什麼亞洲人都不太會說英文?」

細聊之下,才發現他們的所謂的英文課,是整堂都用英文上。回頭看看我們的英文課,老師很用心地用中文告訴我們文法只能怎麼用,哪一種句型考試會考。在教育上,似乎還是以升學考試和學校的段考為主。學習怎麼考試怎麼拿到好的成績,卻不會運用語言,這樣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這讓我也覺得台灣的教育好像還有很大的缺陷,在紙筆考試和文法運用上有能完美的表現卻無法把這些優點和能力轉換和運用到現實當中。

教育的成果和差異,在和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交流之後就會漸漸顯現出來。經過這一陣子我留學的觀察,傳統台灣學生較弱的能力,應該是想法上的創新力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放棄以考試為終點,才是學習的起點

若要改善這問題,短程而言,我們應該減少對於正確答案的依賴,在每一道題目中不找唯一的正解,而是透過動動自己的大腦想出自己的方法或試著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意見,不要因為害怕其他人反駁自己的意見,就把想法藏在心裡,我相信只有經過討論以及與不同想法的人交談,思路及想法才會更進步,也能知道不同學習背景的人在同樣的問題上有其他意想不到的見解。

另外,在學習語言上,也不應該只注重文法正確性的運用以及聽讀,應該更積極運用在生活上。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樑,如果能運用在交談上,多會一種語言就能與更多的人交流。

如果學習一種語言,卻無法把它運用在生活上,既耗時又耗金錢,某一天也會漸漸忘了這個語言。許多台灣人學習英語是為了因應國際化,但在背了很多單字、考了很多場多益的背後,遇到外國人卻沒辦法與他們日常地交談。不管語言好或不好,都應該積極開口說,因為只有經過不斷地練習才有進步的空間。這幾點都是因為環境的因素,而使台灣的學生不能有效發揮在校所學。

以長程來說,我們應該放棄以考試為目的的學習動機,以投資自己為目的,吸收更多知識、學習那些自身有興趣又對自己有幫助的,而不是讓身邊的人或是學業上的成績決定未來將成為怎麼樣的人。我想,很多時候我們只有放棄和逃開考試的枷鎖,才能看到那些課堂外和考卷外的風景。自我,應該定義在個人價值而非考試成績。

在台灣這樣如此注重成績的教育制度下,有些人因此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有些人因此而否定自己,卻忘了自己其實還有成績外那些超人的潛力。

台灣的教育,的確培養我們這一代有判斷對與錯或是找出最正確答案的能力,卻還是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當然也不是其他國家的教育制度就比較好,只是那些值得學習的優點應該被我們放大去效仿。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規範看這邊!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15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