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浪潮之下金融業逐漸轉型,包括銀行、人壽業者都結合起科技服務,部分業者透過贈送LINE Points來增加會員,而這些點數對使用者來說,也幾乎相當於現金。不過LINE本身對金融科技的投資短期難以獲利,專家分析,目前得靠廣告收益來維持,也必須維持使用者的使用量。
新光人壽數位發展部資深協理方佑民:「保險是一個互動比較低頻,低於證券跟銀行,那我是希望借用LINE在台灣有上千萬的客戶的這個大的平台,希望由它來引導到我們的官方的會員專區裡面。」
把點數贈送當做行銷成本的一環,而未來如何留住會員,甚至創造互動機會,也是挑戰的開始,像是線上保單借款服務,較過去紙本流程快了2、3天。
選擇拿LINE Points當誘因,因為這點數幾乎相當於現金了。
記者曾奕慈:「會使用LINE Points吸引更多的會員加入,主要就是因為它的用途真的很廣,我們實際點到LINE Points裡面來看,LINE Points它的使用方式真的非常地多,像是其中包括了折抵現金,還有選購貼圖,還有兌換一些商品都是,而其中選購貼圖就是非常多人都會使用的其中一種,另外來到實體店面,這LINE Points也可以兌換購物金,如果今天我想要喝一杯咖啡的話,也可以直接兌換喔,我要一杯熱拿鐵!」
點數代替現金支付也能吸引年輕客群,同時搜集消費者資訊,而其實這對金融業來說,只是銀行轉型的其中一步,根據調查,在LINE的各項服務使用率中,免費貼圖佔95%、官方帳號佔75%、LINE Points56%,接著是動態消息、購物和LINETV。
商研院創模所副所長李世珍:「是有一些年輕人他開始對於這些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的部分用得越來越多,所以當這個趨勢起來的時候,它要更了解消費者的話,它就必須更應該要在這塊的部分做一些著墨。」
數位浪潮下,銀行的實體分行數量也逐漸減少,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107年6月止,國銀分行家數只剩3403家,創下近7年新低,而且在短短半年內就少14家,不過2017年初改制商銀的王道銀行,一開始走的就是數位銀行路線,改制後2017年5月和2018年1月反而再新開幕了2家分行。
其實LINE對於金融科技的投資也不少,根據第二季財報來看,雖然轉虧為盈,但包括在AI和FinTech在內的策略性投資業務,營業費用達129.68億日圓,是收入的2倍多,短期內難創造獲利,專家分析,目前得靠廣告收益和使用流量截長補短。
商研院創模所副所長李世珍:「LINE的部分就要看它的體質,例如說它的廣告的收益、它的貼圖的收益,或者是其他它做為智慧入口的收益。」
金融走向科技,但科技能不能透過帶動金融達到互利,怎麼扮演好通路角色,甚至創造更多服務,正是考驗的開始。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