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比起貿易戰 英媒:中國金融風險更需關注


發佈時間:2018/07/19 15:08
最後更新時間:2018/07/19 15:08
示意圖/TVBS
示意圖/TVBS

正當全球將注意力集中於中美貿易局勢之際,英媒指國際投資者其實更應關注北京對非銀行貸款機構和科技金融公司的整治行動,這場持續的鬥爭正導致中國大陸流動性緊張和投資者驚慌。

英國金融時報(FT)中文網19日報導,即使金融穩定已取代去槓桿化成為最常見的官方用語,但實際上中國大陸的資金情況非常緊張,而隨著利率上升和企業盈利下滑,已有跡象顯示,企業進行債務展期和再融資的難度加大。

 

報導引述里昂證券(CLSA)數據說,中國今年已出現22例企業違約,未償債務達人民幣210億元。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會出現更糟情況。

一家總部位於深圳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負責人說:「中國出現了錢荒。北京方面正在關閉所有的非銀行融資來源,讓銀行壟斷。但銀行不知道如何貸款給小企業。我們都亟需融資。」

非銀行金融機構是北京整治非正規放貸行業行動的一部分,當局切斷了與非銀機構的聯繫,導致這類機構正在成批死去。
 

報導說,已有數千家P2P平台(個人對個人網路借貸)關閉。影響所及,6月的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包括所有類型的貸款)增速為15年來最低。與此同時,逾人民幣6.2兆元的債券和信託產品將於今年下半年到期,全年共計12.1兆元。在可能沒有足夠流動性以進行債務展期的情況下,違約風險將打壓市場情緒。

讓情況更為複雜的是,銀行體系自身雖正在去槓桿,卻被告知要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但這些企業向來是銀行避之唯恐不及的潛在借款者,銀行更傾向放貸給非銀機構,再由後者放貸給中小企業。現在這條通道已被堵住,增加了銀行背負壞帳的風險。

市場觀察人士警告,2018年開始有點像2015年。3年前,陸股曾下挫40%,而且雖有管制措施,但資金流出飆升,人民幣匯率也受到攻擊。

報導說,如今情況雖沒那麼嚴重,但「我們很容易想像局勢會變」,摩根大通駐香港經濟學家Grace Ng就指出:「國外借款增加可能歸因於國內融資去槓桿化和在岸利率上升。」

報導認為,投資者應吸取教訓並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因為「中國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照著政府的曲譜演唱」。(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貿易戰#中國#債務#融資#錢荒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08

0.0533

0.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