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的張文業,左手自由鳥、右手「肅清共匪」字樣,隨時間流逝,刺青早已褪色。說到戰爭,他時而激昂時而無奈;談起家人,卻又是沉默無語,他是台灣為數不多韓戰老兵之一。
對「榮民」的印象,許多人對西元1949年國共戰爭後撤退來台的老兵故事較熟悉,但同樣是榮民,1950年韓戰爆發後來台的老兵,又是另一段大時代下的故事。
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大陸與朝鮮(北韓)、蘇聯等國組成東方集團,一群平均約20歲大陸青年被送上戰場,戰敗又被南韓、美國及英國組成聯合國軍抓至戰俘營,就此別離家園,後來輾轉來到台灣。1987年開放兩岸探親後,幸運者,父母已從黑髮變成白髮;但更多者,只能永遠從照片追憶。
張文業回憶,陸軍官校剛畢業的他,在國共內戰隨國軍撤守金門,隨後又被派往中國大陸作戰,未料軍團叛變投共,並被要求參加韓戰。他激動著說,「我們拿步槍,聯合國軍用大砲轟,怎麼打?就是人海戰術,只能當砲灰。」
他說,渡過鴨綠江後,為避免遭轟炸機攻擊,中國志願軍都是夜晚行軍、白天睡覺,但北韓下雪、天候狀況惡劣,加上志願軍裝備極差,還沒被聯合軍擊潰,許多人在過程中早已倒下,連屍體都找不回來。
最後彈盡糧絕,他在三岔口遭聯合國軍俘虜至釜山。他說,俘虜營中打架打死人是常有的事,且聯合國軍也不管事,為了活下去,選擇反共陣營,並在左手刺上自由鳥圖騰、右手刺上「肅清共匪」字樣,兩年後獲釋選擇來到台灣,目的就是投奔自由,擔憂回到中國遭到清算。
1987年開放兩岸探親後,張文業買了機票回到大陸探親,看見高齡90歲母親時,便是抱頭痛哭,細數離鄉近40年來的點滴,因為誰也沒想到,平時的別離到了亂世,差點就成了永別。
張文業沉默了一陣,他說,自己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母親見到他後,感覺像完成了遺願,沒多久後就離開人世了,至此之後再也沒回過大陸。
根據退輔會統計,當時被俘虜的中國志願軍有1萬4715人來到台灣,抵台後,可以選擇要「守護台灣」或「建設台灣」,張文業則選擇建設台灣。
他回憶,他曾開挖土機協助建造石門水庫,隨後又曾擔任台灣省公路局的「金馬號」客運司機,最後因為「喬假」喬不攏憤而離職,選擇當一名自由的計程車司機。
張文業提到他兩名女兒時,則露出驕傲面容,他說,兩女兒不僅功課好、北一女畢業,現在在對岸發展的很好,回台時,也常來榮家接他出去玩,因為不想造成家人麻煩,他才選擇住進榮家。
目前台灣為數不多的韓戰老兵共有84名,均住在新北市三峽近郊白雞路的榮譽國民之家,偶爾唱歌、踏青、散步及閒聊。面對這段離家、被迫殺人、最後來到台灣,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願面對的過往」,就像雙手的刺青一樣,隨著時間漸漸褪去。(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