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後,最引人注目的經濟開放措施就是建設自由貿易港,現在有了新進展,中國大陸商務部表示正在與上海市研究自貿港方案,研擬未來在區內實現、不報關、不完稅、轉口貿易也不受限制的措施。
鬆綁貿易限制,力拚全球最開放的自貿特區,不僅有助提升便利度,也有望透過自貿港以貿易帶動產業發展,一旦上海自貿港成立,勢必讓東亞的物流、貿易中心大洗牌,也讓目前的轉運樞紐香港面臨重大挑戰。
2013年9月底正式掛牌成立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推動上海在轉口貿易和離岸的業務發展,如今4年過去,將邁入自貿區3.0,官方擬建設最新自由貿易港,也是中共十九大後最引人注目的經濟開放措施。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它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方案裡面,就明確提出設立自由貿易港區,對標國際最高水平,目前我們正會同上海市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有關的建設方案。」
目前自貿區雖然豁免了關稅,但貨物在區內的流動仍然受到約束,而自貿港與自貿區的不同,就在於自貿港的國境線將會更加開放,有望取消或是最大程度簡化,貨物的貿易管制措施以及申報手續,大幅提升便利度也會降低成本,研擬在未來實現不報關、不完稅、轉口貿易不受限制的三不方案。
大陸財經記者:「未來我們希望在自由貿易港裡面實現的是一個精準的監管,也就是說只針對重點風險事項監管,風險事項比如說這個貨物本身,可能它的風險等級比較高,比如說生態安全方面我們要關注,另外一方面是企業的信譽等級,如果企業信譽等級不夠高,它可能是我們重點監管的對象。」
根據中國大陸官媒新華社旗下的《經濟參考報》報導,大陸首個自貿港將設置在上海自貿區內的洋山保稅港以及浦東機場保稅區,物流業會是最直接受益的行業,分析指出,透過自貿港以貿易帶動產業發展,希望形成集聚效應,有助於提升地區的經濟實力。
大陸財經記者:「跨國公司的這個研發,都是全球佈局的,如果說我們可以把這個研發的設備、研發的材料通過這種監管的便利性,讓它能夠很便利的進口,然後這個產業本身就可以很好的落戶在這個自由貿易港裡面,就可以形成一個集聚效應。」
自貿港內除了貿易,也可實施符合國際慣例的金融、外匯、投資與出入境等管理制度,能營造出一種境內離岸的環境,一些國際融資、國際船舶登記,與國際中轉等離岸產業也將因此獲得機遇。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上海角色越來越像香港,程度上有不足,但可能很快就會追上去。」
亞洲物流及貿易樞紐香港這下備感威脅,因為不僅上海,大陸媒體指出,浙江、福建、廣東等多地都正在尋求發展自貿港的機會。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商品貿易幾乎全部在大陸內地產生,香港只佔很少,香港現在做轉運,香港因為制度上方便,所以商人採用,如果大陸國內比香港方便就不用香港轉運,另外在物流、金融、外匯,乃至投資管理,涉及很多服務行業,香港可能會逐步喪失優勢。」
一旦上海自貿港成立,鬆綁貿易限制,將帶給市場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勢必讓東亞貿易中心大洗牌,後續如何發展,值得外界關注。
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