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9大代表團討論開放採訪,考驗腳力和方向感。偌大的人民大會堂有如迷宮,省市區代表廳分布零散,走透透輕鬆破萬步,卻怎樣也無法「巧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級人物。
1959年竣工的北京人民大會堂有4層樓,是全球最大會堂式建築,總建築面積逾17萬平方公尺,比北京故宮博物院全部建築面積還大。
一般民眾對人民大會堂的印象,大多不脫氣派的萬人大禮堂,或金碧輝煌的金色大廳。坐落在大會堂各角落的省市區代表廳曝光度稍低,平時除買票參觀,多數媒體也只有在中國大陸全國「兩會」和中共黨代會期間才能一窺其貌。
這些代表廳各具風情,例如北京廳有巨幅故宮全景圖,上海廳中央則有幅外灘圖。廳內裝潢多由地方政府負責,廳的大小與陳設豪華程度,也被認為可反映一地的經濟實力。
此外,不少人都知道人民大會堂裡也有個「台灣廳」。但由於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台灣省代表團」討論未開放採訪,位於一樓北側的台灣廳始終大門緊閉,今年19大媒體無緣入內一探究竟。
中共19大代表團分組討論幾乎都集中在人民大會堂,不像「兩會」期間部分代表團審議在駐地飯店,加上這是5年一度難得能近距拍攝中共高層的機會,各家媒體「精銳盡出」,特別是攝影記者。
但想「一網打盡」可不容易。
中共19大19日上下午共30個代表團討論開放採訪,但代表廳四散在人民大會堂不同樓層與位置,東大門入口指標也沒標示所有代表廳,沒地圖在手的菜鳥記者得頻繁問路,有時連工作人員都不知確切位置。
任務導向的攝影記者為盡可能拍下所有中共黨政要員檔案照,在開放採訪的兩個多小時內,時常走進代表廳拍完幾張照就得趕緊閃人。在廳內人群夾縫中穿梭,又要在走廊間來回奔波,十幾分鐘下來,早已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除了趕路艱辛,還得面臨擠不進去的窘況。有時是因為代表廳格局較小,劃出的媒體採訪區太侷促;有時則是代表團中的政治明星太耀眼。
例如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等「入常」呼聲高的地方諸侯,所在的代表廳就被擠得水洩不通。其中,重慶廳還因陳敏爾人氣太旺,一度採取「一出一進」的人流管制。
至於地方諸侯知名度稍差的代表團,場子就冷清許多。但貴州代表團是個例外。
因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19大貴州省代表,一些媒體明知「巧遇」機會不大,仍在19日下午貴州團討論開放採訪時到場碰運氣。
結果當然是沒堵到人。
當晚,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揭曉謎底。習近平確實有參加貴州團討論,但時間安排在未開放採訪的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其他6名常委參與的代表團討論,也都刻意與開放採訪時間錯開。
一般老百姓果真進不了習「核心」,只能在外圍兜圈子。在有點陰森的人民大會堂走廊四處尋找代表廳,就像觀察神祕的中共官場,缺乏指引,一不小心就容易迷失方向。(中央社)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