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與北京之間的貿易緊張可能正升高,但美國大型企業發現,中國大陸仍是他們今年獲利成長的可靠來源。
路透社報導,無論是販售建築裝備、半導體或咖啡,許多主要美國企業最近幾週獲得報告顯示,他們第2季在中國大陸獲得更佳的利潤和營收。
這些美國企業受惠於中國大陸近乎7%的經濟成長、美國數次調整利率、中國大陸房市蓬勃,以及美元下滑使美國出口更具競爭力。
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雄心勃勃打造一帶一路,以增進中國大陸和歐亞數十個國家間的連結,這當中包括許多造價達數十億美元的新道路、橋梁、鐵路、電廠工程,都有助美國公司銷售重機具和其他產品。
在中國大陸及世界各地扮領頭羊產業的開拓重工公司(Caterpillar Inc.)拜中國大陸之賜,第2季於亞太的銷售額增加25%。運往中方客戶的大型開挖機具出貨量,今年上半年翻升一倍以上。
即便抱怨中國大陸當局未給予他們進入部分中國大陸市場的足夠管道,以及不滿與中方對手競爭時遭差別待遇,相關報告顯示美國企業整體上在中國大陸仍都有更佳的前景。
儘管目前美中關係出現一些負面因素,上海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一份7月的報告顯示,相較一年前的76%,現有82%在中國大陸的美國企業,預期今年營收會增加。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主題式投資負責人昆蘭(Joe Quinlan)說:「對許多美國貨品與服務業而言,中國大陸一般而言仍是一個成長的市場..大陸消費者在大陸自身的成長上也扮演更大的角色,對許多美國企業而言在組合性成長上是很正面的轉變,他們提供消費者貨品與服務,而非去蓋摩天大樓。」
晶片產業部分,根據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資料,85%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大陸的思佳訊通訊技術公司(Skyworks Solutions),拜中國大陸手機製造商華為(Huawei)之賜,第3季的財務盈收可望增加20%。
而獲利約2/3來自中國大陸的無線通訊研發商高通公司(Qualcomm)表示,他們公司上月在中國大陸仍保有很好的成長。
對部分企業而言,中國大陸的成長幫助抵銷了在其他地方的短收。美國星巴克(Starbucks)公司第3季成長冷颼颼,但在中國大陸的咖啡銷售鏈則爆增7%。
但也有部分領域對外籍企業而言較為嚴峻。主要的國際汽車製造商,儘管報告顯示收益增加,但仍在全球汽車業最競爭市場的中國大陸,出現利潤緊縮的狀況。以美國的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為例,第2季雖獲利強勁,但他們表示面臨「價格挑戰」。
有部分經濟學家也警告,中國大陸的經濟與市場成長能持續多久,並不明確。香港的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Yang Zhao)認為,中國市場的反彈,很大部分是靠房市與出口成長支持,但兩者似乎難以持續,他預期到第4季前,中國的經濟成長就會放緩。 (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