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大陸20年了,這段時間裡我們看到大陸遊客蜂擁而至的到香港消費,甚至把奶粉都買光了,根據尼爾森市調,80%接受訪問的大陸遊客,每個人平均在香港消費2萬塊港幣,龐大的消費力道每年創造35%的零售營業額,但是卻不見得能讓香港在國際經濟表現上,得到更突出耀眼的表現,因為過度倚賴大陸的結果,讓香港失去了原本的國際化定位,現在大陸喊出了一帶一路,有可能讓香港找回金融舞台,而就在對岸的我們,面對越來越強大的經濟體,是否也能找到自己的解套之路呢?帶您一起來關心。
香港遊客Skym:「今天我在青年旅館,就剛好問那個台灣的這些朋友,他們說這間特別好吃半筋半肉。」
對台灣美食讚不絕口,短短一年半時間,24歲的香港青年Skym,已經造訪台灣6次,他說台灣的在地特色,正是香港所失去的。
香港遊客Skym:「(大陸)比較有錢的經常會去香港購物,那他們來買東西都是買金啊,買一些高級一點的名牌,香港它就是整個可能經濟上的問題,越來越商業化就很多人經常會說,可能小的店都沒掉了。」
根據尼爾森市調,每年有4280萬的陸客到香港旅遊,占了所有遊客的75%,也為當地零售業帶來35%的營業額,在回歸的20年之內,大陸帶給香港商機,卻也綁住香港的自主發展。
記者詹舒涵:「香港回歸的這20年來,真的改變了很多事情,我們現在位在的是,西門町成都路27巷這邊,而在我後方的這個商城,過去號稱小香港,常常可以買到很多來自香港的商品,不過現在呢一樓這個主要的店面,是空出來了而裡頭的這個賣場,更是空空蕩蕩。」
台灣導遊vs.遊客:「小香港裡面也是一樣,也是一樣但是裡面,我還沒有進去過,從這2、3年來,我還沒進去過。」
還記得是小香港卻是過門而不入,曾經繁華的巷弄現在稀稀落落,空出的店面更是乏人問津。
倉庫租客:「現在都沒有了,除了剩下倉庫跟旅館,其他的都沒有了。」
拖著貨倉促離開,商城裡多半都是出租倉庫,曾經佔有一席之地的港味,真的已經消失了。專心盯著螢幕,13年前從香港移民到台灣的張先生,看盡了回歸前後的氛圍改變。
香港移民張先生:「其實當初我也是被千夫所指,覺得在當時那個環境很好的時候,為什麼要跑到台灣來,那可是經過了大概10幾年以後,大家覺得我當時的決定是很神奇的。」
從事資訊科技的張先生,在台灣落地生根,回頭看看香港的他說,現在大陸幾乎成了香港的唯一。
香港移民張先生:「以前主要的顧客,可能來自於歐美部分比較多,因為香港以前是英國殖民地,英文是我們的官方語言,所以大家其實在英文的水平上面,都有一定的水準,可是到了97年以後,其實大家的主要,可能百分之70、80的重點,都會放在中國大陸這一邊。」
但回歸的香港經濟,已經不可能和大陸脫鉤,在大陸喊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政策上頭,身為世界第3大金融中心的香港,將有它的策略性地位,包括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衍生相關金融商品,與人民幣相關的基礎建設融資,以及投資風險管控等。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一帶一路上可能還會再跟英美國家,有很多的合作英美國家合作,最多的經驗也都是香港,所以我覺得香港過去20年,因為太跟大陸的經貿了,所以失去了一些,國際化的一些曝光的機會,剛好藉這個一帶一路,我覺得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或許大陸政策有機會為香港解套,那台灣呢未來又在哪裡?
無人機訓練課教官Mark:「在整堂課裡,我們將會解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盡可能的安全操作(無人機)。」
外籍教官親自授課,來自英國的無人機培訓集團,不去香港不去亞洲其他地方,而是選擇台灣當成亞洲第一站。
英國SA集團CEOIainMcLure:「我去過亞洲很多地方,在很多地方工作過,我認為台灣人的工作能力好,他們是想工作的,我的意思是,他們對工作有興趣,這會讓經濟有所成長,這裡(台灣)具備了,所有能讓你成功的條件。」
看中台灣的產業實力,與台灣無人機協會簽約合作,專家就說或許在國際舞台上,我們比鄰強國備受打壓,但以產業技術為導向的方式,將是台灣與世界接軌的一條活路。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你如果拿新南向去碰上一帶一路,你在資源上規模上,你是遠遠的不及它,如果我們台灣比較傳統的產業,非電子業鋼鐵石化紡織食品,類似這樣的機械產業,多到東南亞多佈局一點的話,第一個你可以搶佔一帶一路這些國家,未來快速崛起的一個市場,第二個可以分散掉,因為台灣都沒有簽FTA,你的東西賣出去都有關稅,你到了當地賣當地,就沒有關稅的問題,至於政府的話,可能就在後面做居中策應,或做幫忙的動作。」
回歸大陸的20年,逐漸喪失原味的香港,與比鄰對岸的台灣,該如何借力使力,或巧妙的夾縫求生,將是兩造經濟體,在漫漫長路上的必修課題。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