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中大「港漂」陸生 課堂中的多數族群

記者 劉惠卿 高志宏 / 攝影 林振宏 報導
發佈時間:2017/06/29 19:41
最後更新時間:2017/06/29 20:20
示意圖/TVBS
示意圖/TVBS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抵達香港,參加主權移交20周年的一系列慶祝活動,這20年來,香港出現許多變化,其中一項是港漂增加,所謂港漂指的是到香港就讀的大陸學生,他們許多在畢業後直接留下來工作,最後入籍成為新香港人,另一項近年來的變化是,世代差異逐漸加大,過去追求「中環價值」,而這一代強調認同的年輕人,渴望的變成「種植香港」!


 

這是全球排名27的香港中文大學,現在正在上的企業傳播課,全班45人,只有3個是香港本地人,其他全部是陸生,也就是大陸所稱的港漂!

香港中大碩班陸生黃偉鈞:「是一個未來的藍景,或者是一個明確的競爭的渠道。」

紅衣大男孩就是從廣州來,還沒進到香港之前是個網紅,拍過電視劇,主持過娛樂節目,前進香港不單單只為了念書,更是他人生的未來!
 

香港中大碩班陸生黃偉鈞:「我會希望在香港紮根,因為香港的媒體資源會比較好!」

跟他一樣到香港念書的大陸學生,在回歸之後第6年突破16萬人,這當中將近一半的學生,都會在畢業後繼續留下來工作。這位照相館老闆就是典型個案,2009年來香港攻讀理工大學碩士,畢業後就地創業。

港漂創業者戴欣:「我喜歡香港就是,它既有中國傳統的一面,也有西方現代化的一面,我覺得我住了這麼多年了,對它各方面挺習慣!」

一住就住了八年,原始的身分是港漂,最後入籍成為新香港人,大陸官方統計,有28%的港漂都會這麼做,截至2015年底,每100個香港居民當中,就有1個是港漂入籍!當入籍的港漂成為「中環精英」,在地的香港學生畢業後,反而不再追求傳統的「中環價值」。

小農阿芝:「不是說沒有選擇或是很窮的人才會去耕田,現在去耕田的,只會越來越年輕!」

她叫阿芝,畢業於全球排名第三的香港大學社工系,選擇在大太陽下種田,而不是坐在冷氣房裡辦公,每天遵循日出而作的務農規律,一個月下來,很可能一毛錢都沒進帳。

小農阿芝:「每個月的收入不一樣,有些收入會比較多,有些真的沒有,或是甚至是虧本的,然後我們平均的話,是香港的最低工資不到一半,然後還沒有算那個時間。」
 

全憑一股對環境保護的熱情與執著,在她身上反應出新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稱為「種植香港」!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許寶強:「種植香港是什麼意思,他透過種植農田改造土壤,他改造人跟人的關係,他重新想種植一個新的香港人出來,改造那種所謂買賣的觀念,改造所謂的市場交換,不僅僅是一種純粹工具性的賺錢為目標的。」

但「種植香港」的理念,和香港當局的城市規劃相衝突,阿芝所耕種的50畝農地,剛好就夾在新界北與蓮塘口岸,兩大公共工程開發案的重疊地帶!

小農阿芝:「我這邊沒有太大的想法說,一定可以耕多久,可能這兩、三年吧,可能就會要收掉離開。」

香港可以耕種的農地大半都位於新界,和深圳緊緊相鄰的地方,不是高鐵預定地,就是高樓大廈的開發地!
 

業餘農民Jo:「最近這幾年,政府變相的瘋狂地炒賣地,將香港樓價炒得很高,另外就是每天有150個持單程證的內地人,一天有150個,那一年已經有幾萬人來香港住,本身土地就已經比較少,還再有這麼多人來香港住!」

打從心裡感受到生活品質被剝奪,像Jo這般想法的小農,往往會因此被貼上社運分子的標籤,其實Jo的堅持有她一番道理,早年香港蔬果有70%的自給率,而現在卻是近七成仰賴大陸進口!

業餘農民Jo:「我們廣東話有句說,不時不吃,如果不是當季的食物,為什麼會出現呢?為什麼冬天會有夏天的瓜上市?」

對大陸食安不安心,極力爭取耕作,希望有一天能回到自給自足的過去,年輕一代的思維,不再遵循「中環價值」,而是在「種植香港」的過程創造新價值!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習近平#香港#中環價值#種植香港#港漂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772

0.0342

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