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FOCUS/勇氣心理學「阿德勒」 百年後再翻紅!


發佈時間:2016/05/24 21:0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04 11:40

與佛洛伊德和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過世80年,理論近來卻在日韓重新翻紅,原因是2013年日本哲學家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在日韓都創出百萬本銷量,內容講述阿德勒心理學,指出人的煩惱全來自於人際關係,如果能不在意他人觀感、不強求他人認同,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被認為反映了當今網路世代的煩惱,讓阿德勒的心理學再度引發熱烈討論。

近來日本書店吹起一股心理學風潮,特別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相關著作,這位1870年出生的奧地利心理學家,與佛洛伊德和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但為何一百多年後今天突然又受到關注?

NHK節目引述阿德勒理論:「我們的人生其實看不到除了人際關係以外的問題,這些問題唯有我們對他人抱持關心之際才能解決。」

阿德勒認為,人的煩惱全來自於人際關係,但活在群體社會中很難不顧及他人觀感,尤其在社群網絡發達的現在在臉書po東西,能不在乎朋友回應、不在意按讚數字的又有幾人?

哲學家岸見一郎:「只要看人臉色、依照別人的期待去活,就沒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去在意別人怎麼想要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2013年推出著作《被討厭的勇氣》以阿德勒理論基礎做論述,強調人要活得自我就要有被討厭的勇氣,讓阿德勒的心理學再度翻紅,在日本大賣130萬冊、韓國銷量也突破百萬。

NHK節目引述阿德勒理論:「即使我們可以撐雨傘來擋雨,卻無法阻止雨不下,別人的想法其實就跟下雨一樣,不管花多少力氣去阻止也無法改變,也就是說不該強行介入別人的課題,而是要區分這到底是誰的課題。」

阿德勒的論點改變了悠美子管教孩子的態度,她有兩個念小學的兒子,男孩子難管常常講不聽,以前她動不動就破口大罵。

次男翔太郎:「簡直就是惡夢、地獄。」媽媽今榮悠美子:「就是為了你著想,才會這樣說你,都被罵成這樣了還是什麼都聽不進去。」

跟多數亞洲家長一樣,悠美子對小孩有高度期待,直到被阿德勒的這句話點醒,「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

媽媽今榮悠美子:「我以前都認為替孩子選好道路,朝目標邁進才是育兒,一直說請這樣做請這樣做,但小孩根本不會聽你的。」

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加諸在他人身上,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該尊重他們是獨立個體,悠美子學會放手之後兒子也出現變化。

爸爸今榮知夫:「我們變得不用特別去說快去寫功課,小孩子也會自己去做,這可能跟父母親不再強壓的原因有關。」

曾經歷一次大戰的混亂,阿德勒希望透過教育改變世界,開始推廣兒童心理諮商,提出各種的教育理論,立論的一大基礎就是「賦予勇氣」,偏偏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我說得容易做來困難,特別是已經長大的成人來說。

NHK節目引述阿德勒理論:「把他人看做是朋友的人,從中得到歸屬感就會想要為朋友做出貢獻,就像這樣把別人看做朋友找到歸屬感,阿德勒命名為『共同體感覺』,生活中的喜悅與恐懼只能從與他人的關係中得到,為此阿德勒認為有必要把自我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

在通信公司擔任客服主管的長島回首過去的自己,一昧想要得到他人認同,卻無法從工作中取得成就感,直到遇見阿德勒的「共同體感覺」理論,才豁然開朗。

阿德勒書迷長島史知:「以前都認為同事「『怎麼又來抱怨了』,一開始就很嫌惡的負面情緒,但學習阿德勒心理學之後透過一一應對,對周遭的人事物做出貢獻,變成可以從中得到喜悅。」

阿德勒認為,希望得到他人認同說穿了就是自我中心,如果換個角度不要只想著得到認同,而是為他人做出貢獻、贏得他人信賴自然就能得到更踏實的幸福感。

圖/NHK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4152

0.6842

1.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