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世界翻轉中】電動車大國挪威 20年車款狀態仍佳

記者 廖珮君 / 攝影 王復華 報導
發佈時間:2014/11/09 21:42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電動車這幾年在全球市場大放異彩,美國跟日本的電動車數量都很多,但其實密集度最高的是北歐的挪威,當地早在20年前就開始發展電動車本土品牌,有些車款目前還保持很好的狀態,電池更用了12年!

挪威電動車車主:「沒問題的。」

敲、使足力氣,用力敲。TVBS記者廖珮君:「敲得還真大力啊。」挪威電動車車主:「真的是很大力。」

還沒開始提問,這位老兄堅持先敲給我們看,說這車外殼不是鋼板,而是塑膠,但它好開得很。

挪威電動車車主:「這輛車時速能到90公里,製造年份是2002年,當年的原廠電池還在。TVBS記者:「哇還能用啊?」挪威電動車車主:「是啊,這可是藏家的逸品呢。」

瞧他對這「塑膠老車」多驕傲,原來雖然當前各國大廠搶推「電動車」,但說起最早普及,挪威可說第一,早在20幾年前就有2個國產品牌,其一就是這台Think。

挪威電動車車主:「你知道嗎?我還曾經一次擠5個人,空間足以容納很多人,想進來嗎?」TVBS記者廖珮君:「我嗎?真的嗎?這…我的天哪!我沒有這樣做過新聞耶,既然人家邀請我…。」車主:「很棒嗎?」記者:「哈囉。」車主:「空間很大吧?」記者:「這位先生想要跟我們展示說,其實電動車雖然看起來小,但是車裡的空間還是蠻大的,欸,要不要關起來?」

簡直像玩具車,真能開嗎?另一個挪威本土品牌Buddy的,創辦人告訴我們「安啦」!

Buddy共同創辦人Oyvind Ursin Kavag:「都經過撞擊測試,結果都很安全,Buddy最早的車款就是這台,開起來是什麼感覺?請跟我們一同前進Buddy總部一探究竟。」

TVBS記者廖珮君:「這個品牌已經有超過20多年的歷史了,等於是見證挪威電動車發展歷史的一頁,其實它有點像,我們亞洲人的騎摩托車,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目前在政府註冊,是所謂的四輪電動摩托車,而且可以看到內裝其實十分簡單,但時速高達有80公里,只不過,你看、沒有手排擋桿,按一下,目前這樣可以往後退,再按一下,就可以往前進,非常地方便操作,我們現在就來試試看,到底開起來是什麼感覺。」

確實,在停車位難找,行駛距離不遠,速度不用快的都會區,它很適合代步,Buddy創辦人之一Mr.Kavag娓娓道來創業經。

Buddy共同創辦人Oyvind Ursin Kavag:「利用可再生能源當然是關鍵原因,加上挪威並沒有任何汽車大廠,導致大量仰賴汽車進口,問題是進口汽車的關稅也很高。」

挪威是個汽車工業不發達的國家,偏偏進口車關稅又高,加上當年政府減稅,支持環保新創事業,讓他跟幾個夥伴,在90年代就挑戰專做電動車,但走一趟,我們驚訝,這裡沒有生產線,一切人力組裝。

Buddy共同創辦人Oyvind Ursin Kavag:「這裡就是座位儀表板,跟剎車的部分,電池是在挪威,但儀表板則在葡萄牙製造,我還是得說,在挪威製造汽車,實在是太貴了。」

電動車製造,需要一定技能的員工,根據世界銀行,挪威物價全球第一,人力跟製造成本壓不下來,小廠Buddy,不比日系美系車商在亞洲設廠的競爭力,撐得很辛苦。

Buddy共同創辦人Oyvind Ursin Kavag:「我們希望可以找到,在生產上、財務上,甚至行銷上,能支持我們的合作夥伴。」

除了大環境條件支撐,更重要的或許是,他們為環保努力的主觀意願。挪威電動車車主:「它讓我內在感覺很好。」

#電動車#挪威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53

0.0589

0.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