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估計,全球阿茲海默症患者達4400萬人,人數預計在2050年會增加為3倍,目前並無藥物能有效治療阿茲海默症,而藥物研究失敗,主要是因為研究對象都是已經發病的患者,接受治療為時已晚,其實阿茲海默症在發病10年前、甚至15年前就會有跡象,現在英國一項研究,可望替阿茲海默症治療提供契機,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科學家發現,未來只要透過簡單的血液檢驗,就能夠預測我們是否會罹患老年癡呆症。
希爾3姊妹圍繞在病榻旁,留下與母親瑪莉最後的合影,瑪莉婆婆在過世之前,她與家人和阿茲海默症纏鬥了整整8年。已故阿茲海默患者女兒希爾:「一被確診罹患阿茲海默症,很可怕,那是緩慢而可怕的旅程。」
其實在病患被診斷確定罹患了這項不治之症前,潛伏期可能長達15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團隊認為,是有可能在症狀變嚴重之前,就儘早提供患者藥物,來延緩退化的速度,而且方法很簡單又很便宜,那就是抽血檢驗。希爾:「如果當年就有抽血檢驗早期失智,就能確認我母親真的不對勁,知識是力量,我們能提早準備。」
倫大國王學院的團隊,辨識出有10種蛋白質與阿茲海默症息息相關,如果一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經由驗血,發現血液中含有這10種蛋白質,那就有可能會在1年之內演變成阿茲海默症,這項研究已經進行10年,分析超過1100名個案,其中包括德瑞克老爺爺。阿茲海默症患者德瑞克:「我認為,我失智,我想我罹患阿茲海默症了吧。」
德瑞克老爺爺知道自己失智的原因,依舊能還算清楚得表達想法,他沒忘記自己的名字,還認得深愛的妻子。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妻子伊鳳:「至少他還在我們身邊,他還可以(外出)參與很多活動,這是很棒的,我看到一些患者只能待在家,這讓人悲傷。」
我們很難相信,德瑞克爺爺確診罹患阿茲海默症已經6年了,他絕對比多數阿茲海默症患者要來得幸運。德瑞克:「我認為我狀況很好,6年了,(早吃藥)減慢我失智的速度。」
早期發現,及早服藥來延緩大腦功能的損壞,這項研究團隊的前任領導者,目前在牛津大學任教的洛夫斯東教授指出,為何阿茲海默症直到現在依舊無藥可救,那是因為許多藥物試驗都失敗了,而藥物試驗失敗的主因在於,等到患者終於確診才開始服藥,大腦功能早已嚴重受損,無法逆轉。
前研究團隊領導洛夫斯東:「你吃藥,一旦藥有效,你就能防止臨床症狀,就算這項疾病已經在你大腦成形。」
研究團隊指出,這種驗血驗出早期失智的技術,準確率高達87%,可望2年後上市,費用只要50到200美金,也是多數人負擔得起的,他們目前面臨到的問題是,找不到夠多願意接受測試的潛在患者,畢竟要有膽子,才會想預先知道,自己極可能罹患這種無藥可救的疾病。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員海伊:「當某人想要協助目前正在進行的藥物研發時,他會想知道,是否有藥物能治癒這種疾病,如果沒有,他們會想說,何必先知道(來擔心),但我們無法研發可能有效藥物,如果沒有足夠的測試個案。」
矛盾的是,必須要有足夠的受試者,才能加速有效藥物的研發,德瑞克老爺爺當初多虧妻子帶他參與這項研究,兩老到現在還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德瑞克:「達令,多虧有妳。」伊鳳:「還不知道你會記得我多久。」
或許德瑞克老爺爺的例子,能鼓勵更多人鼓起勇氣,加入這項利己也助人的試驗。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