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創意城市】日本老城金澤 發展觀光商機


發佈時間:2012/09/07 22:42
最後更新時間:2012/09/07 22:42

有「小京都」之稱的日本古城金澤,早在50年前,就選擇捨棄科技化、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投注大量資源,保存傳統建築、手工藝等文化資產,來發展觀光業,究竟他們是怎麼「倚老賣老」,讓「老」成為商機?帶您一起來瞭解。

昏黃的燈光下,藝妓手拿橫笛,吹送樂曲,燭火隨著悠揚音符搖曳,讓來自他方的旅人,緩緩掉進時光隧道,當東京、大阪,還有世界上許多城市,不斷求新,金澤卻反其道而行,要用城市的老,勾住旅人的身和心。

位在日本本州中部,金澤雖然遠離政治經濟中心,但也因此幸運躲過二次大戰的戰火襲擊,保留完整的古老建築風貌,有了這樣的條件,金澤人決定善用祖先留下的文化資產,來發展觀光業,現在,金澤10%的GDP來自觀光業,遠高於日本平均的4%,這個人口只有46萬的小城,每年卻湧入760萬人次的遊客,就為了體驗古代日本的奢華風貌。

師傅們屏氣凝神,仔細的在絲綢上畫下美麗、精緻的圖案,純手工製作的和服「加賀友禪」,是金澤重要的特產之一,放眼望去,工作室裡居然有不少年輕面孔。

再走進製作漆器、金箔、吹玻璃的手工藝坊,本以為會看到頭髮花白的工匠,沒想到裡面埋頭工作著的,大部分也都是年輕人;20年前,金澤人就意識到,要保存城市的老,不能只從外表著手,還要讓不斷流失的文化,找到傳承、創新的路。前任市長山出保,因此設立「金澤職人大學校」,由市政府提供獎學金,讓有志學習手工藝的年輕人,免費進行3年的訓練,學習木工、石雕等技能。

年輕人的投入,為老城市注入活力,也為工藝品增添許多現代元素,像是以展示現代藝術為主的「21世紀美術館」,不僅成為金澤的新地標,周邊也設立讓年輕藝術家免費展示、販售作品的空間,軟硬體兼備的施政方向,塑造出鼓勵藝術家創作的環境。

太鼓咚咚作響,媽媽們專注練習,小孩子也拿著鼓棒在一邊玩耍,山出保任內另一項重要建設,就是把廢棄紡織廠,改建成24小時開放的市民藝術村,租金1小時不到100台幣,金澤有一半人口曾經使用過這裡的空間,打太鼓、跳佛朗明哥舞、練薩克斯風,整個城市,都充滿藝文氣息。

金澤職人大學校校長德田幸夫:「小的時候,讓他去體驗手作的樂趣,不是要讓他去成為職人、工匠,市民藝術村也好,或者學校的課程,就是要大家來試試看,體驗一下,感覺到有趣,就這樣而已。」

保存傳統工藝的路,並不容易,但金澤人對於「老」的事物,有使命、有共識,更知道這是城市生存、蛻變的唯一道路。

#京都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17

0.0398

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