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新加坡物流靠AI創雙贏 助力減碳又降成本

記者 俞璟瑤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4/15 14:51
最後更新時間:2025/04/15 14:51

新加坡作為亞洲的貿易中心,物流產業的效率也備受矚目。有當地物流業者結合地圖測繪公司,利用AI計算規劃路線,減少空車比率,不但降低成本也減少碳排放量。

貨運卡車不斷穿梭,這樣的場景或許不是印象中的獅城。面積狹小的新加坡,就有高達三千輛貨車,但卻是支持這個亞洲貿易樞紐背後重要的力量。但這樣的物流產業背後其實暗藏隱憂。

 

國際港務集團東南亞區副總Ramanujam指出:「全球貨運業面臨一些關鍵問題,包括運營成本與大量的碳排放,這些問題也源於資源使用效率的不足,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人力不足與勞動力老化,包括駕駛司機及稱為控制員的行程規劃者。」

雖然目前大推港口自動化,但物流產業卻還是相當仰賴人力。在需求越來越高的時代,業者也在忙著尋找更有效益的處理方式。將運輸動線數位化,並且透過提前規劃計算,就成爲重要解方。尤其業者發現非常多的貨運卡車,都是空車在路上行駛。

Ramanujam表示:「所謂低效行程是指卡車未載貨的情況,這就好比計程車空車行駛,從2022年底利用這項技術以來,我們觀察到空載行程減少了近50%。」
 

目前有400輛貨運車輛,都使用這個人工智慧分配系統,就佔了新加坡貨運量的兩成。以往每輛車能處理十到十二次貨運快遞,但高達三乘五的時間都是空車的狀態。現在業者利用人工智慧排程,加上大數據計算,就能大幅減少浪費。業者還積極推動橫向合作,確保物流產業維持長期的順暢營運。

Ramanujam強調跨界合作的重要性:「五年後若控制員的接替人數不足會怎麼樣,系統能否基於數據與AI自動化操作,我可能有卡車卻缺乏足夠的工貨運任務,合作夥伴或朋友則有過多任務卡車卻不足,何不聯合起來共享資源,如此一來所需的卡車與司機數量都能有效減少。」

效率的背後,精準地圖與路線至關重要。地圖測繪公司供應鏈部門主任Rajveer解釋:「人眼觀察一張圖,通常只能辨識30到40個特徵,而我們的技術及業界所稱的數位現實指數,能從一張靜態圖片中提取超過900個特徵,強大的能力可將圖片片段轉化為實用數據,像是特定標誌會識別為限速路標,這些特徵整合起來就能提供最精準的結果。」

面對突發路況,AI模擬運算即時應變。Rajveer說:「我們採用一種名為 unimap的方法,透過即時輸入來自數十億探測器,實時交通、政府機構等多方的最新數據匯入系統,以最精確的方式提供預計到達時間,因為這直接影響運輸成本、服務能力、用戶體驗和整個物流生態系統。」

也因此能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將貨物精準送達,還能減少油耗量降低碳足跡。預計大規模推動系統使用,一年可以減少高達一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協助貿易大國新加坡,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

#新加坡#貿易中心#人工智慧#物流#數位化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63

0.0439

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