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表態,可能對台積電產品徵收高達100%的關稅,此舉恐將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重大影響。此外,中國AI技術DeepSeek崛起,顯示中國業者在美國強力封鎖晶片供應的情況下,仍能找到突破方案,進一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針對這些現象,TVBS Podcast節目《新聞幕後》邀請《M觀點》、《國際大事收藏版》主持人 Miula一同探討。
川普在受訪時表示,美國長期依賴台積電生產先進晶片,導致供應鏈風險上升,因此考慮對台積電產品課徵100%關稅,試圖促使更多半導體產能回流美國。川普強調,拜登政府花費大量補助吸引晶片製造回美,但效果有限,因此將採取更直接的手段,以確保美國供應鏈的自主性。
假設此政策落實,將對台積電及台灣半導體產業造成嚴重影響。Miula分析,台積電雖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晶圓廠,但若關稅政策推動,可能被迫增加美國投資規模,以確保競爭力。然而,台灣政府對於先進製程是否轉移至美國仍持審慎態度,Miula認為,未來台美雙方勢必要透過談判尋求折衷方案,以減少政策對產業的衝擊。
同時,他也補充,川普政府的策略並非單純為了關稅收入,而是希望透過施壓,讓台積電等關鍵企業增加美國生產比例,減少美國對台灣的依賴。且強調,美國產業界內部對此仍有不同意見,部分企業擔心此舉可能導致晶片成本上升,進一步影響美國本土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Podcast《新聞幕後》讓你聽更多看不到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behindthescene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