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日本鬧「令和米荒」!新米價格上漲近5成 旅客急增非主因

作者 香港01 責任編輯 黃安眴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9/08 13:18
最後更新時間:2024/09/08 13:18
日本近期出現「令和米荒」。(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日本近期出現「令和米荒」。(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日本最近面對大米供應不足問題,共同網9月6日指,有業界人士表示,新米每5公斤的價格達3000日圓(約新台幣675元),比2023年的水平增加約1000日圓(約新台幣225元)。大米彷彿變成奢侈品,有出席討論大米供應問題會議的人士憂慮,假如米價居高不下,或進一步打擊消費者對米的需求。

日本出現「令和米荒」,很多地方的超市和商店的賣米貨架「清零」,外界將問題歸咎於去年的酷熱夏天影響收成,以及訪日遊客急升刺激消費量。不過有專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數據顯示,當地每人每年平均大米消費量由1962年的高峰118公斤降至2022年的51公斤左右。

前農林水產省高級官員、現任日本智庫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Canon Institute for Global Studies)研究員山下一仁認為,表示米品質的「作物表現指數」在2023年的水平為101,與正常年份大致相同;而在1993年「平成米荒」的指數為74。

他稱有人覺得 2023年大米收成中,最優質稻米收成不理想,導致消費者需求下降,但這不代表大米失收。
 

至於觀光客增加而影響大米消費量,山下指這個說法亦不準確。他假設每個月大約有300萬訪日遊客在日本逗留一週,並像日本人一樣一日三餐都是吃飯,他們的消費量都只是佔總數的0.5%左右。而事實上,赴日本吃三餐米飯的遊客不多,消耗量應該會更加少。

山下稱,發生「令和米荒」的真主原因,是日本政府長期以來對大米生產調節和控制的「減反政策」。這個一項減少大米生產,提高市場價格的政策。假如米農改種大豆和小麥等農作物,可獲政府提供的補貼,而這政策已實施超過50年。

他指出,美國和歐盟等都曾短暫實施「減反政策」,以應對收成過盛及維持價格,但沒有像日本一樣長年執行政策,而是知道刺激收成和出口可以帶來更多好處。山下相信,日本若完全廢除「減反」,改為生產及出口更多大米,將有助提升糧食自給率。

事實上,日本民眾對麵包和意粉等食物的消費量提升,大米的生產量保持不變的話,理應可以拖低米價。不過當地大米的生產量逐年減少,山下提到最近的稻田面積減少約4成,利用率只有6成左右,產量不到高峰期1,445萬噸的一半。他表示,政府將生產情況控制至僅可運作水平,一旦需求像因為遊客湧入而稍為增加,就會迅速導致供應不足及價格急升,變成目前的狀況。

山下警告,只要「減反」政策沒有廢除,米荒的情況只會不斷再現。他估計,日本假如完全廢除政策及出口1000萬噸大米,可以成為世界最大規模的大米輸出國之一,為穩定全球糧食安全帶來貢獻。

日本政府似乎未有更改路線的迹象,亦無意回應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提出的釋放儲備米的要求,農林水產大臣坂本哲志8月底就表明沒有相關計劃。對於面對生活成本持續上漲的日本民眾而言,大米不足再加價格高企的夾擊,絕對是百上加斤。

延伸閱讀:
 
日本旅行遇天災 膠袋保鮮紙可救你一命?10件防災用品便利店買齊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香港01

#日本#大米#米荒#糧食#價格#觀光客#稻米#令和米荒#政策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香港01

由零到一,從無到有,看似單一的方向,卻有無限可能,等待被發掘。香港01,作為倡議型媒體的先行者,推動市民積極參與共建社會,憑藉專業和富靈感的新聞內容,驅動思維改變,鼓勵有建設性的互動和交流,建立社會歸屬感,推動社會進步。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00

0.0805

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