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輝達到特斯拉,紛紛表態將打造機器人,很多跡象都在向市場預告,AI的下一步就是發展人形機器人。以往存在於電影情節中,能與人類互動的人形機器人也不再是夢想。尤其面對勞動力缺口,能在倉儲以及物流產業等發揮巨大效益,未來人機共存的工作環境將成為常態。
從60年代的經典卡通,到輝達的願景。
輝達執行長 黃仁勳:「我們還有一些朋友要進場,未來機器人在這。」
機器人幾乎成為未來的代名詞,但現在這些科技業大佬,準備把未來搬到現在。
AI機器人新創公司執行長 羅斯:「如果你要在AI開發的前端,需要與微軟、輝達、谷歌,或其他大公司合作,沒有其他辦法,他們擁有其他人甚至政府都沒有的資源。」
德州新創機器人公司 共同創辦人 卡登納:「輝達到目前為止都是個很好的合作夥伴,我們使用了他們從硬體到模擬的一切模型,最近還開始與他們在基礎模型上合作。」
但對AI機器人最寄與厚望的,就是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特斯拉的製造已經大量使用機器人手臂。還準備靠AI人型機器人,將特斯拉打造成市值25兆美元的超級企業。(0451)
特斯拉執行長 馬斯克:「特斯拉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公司,我們的汽車就像是有輪子的半智慧機器人,有了全自動駕駛系統和所有的神經網絡,將這些技術放在人形機器人上是很有道理的當然,機器人就是要很友好,在為人類建造的世界中導航,並消除危險,重複無聊的任務。」
預計AI機器人市場,有望在2035年達到380億美元,因此有大量新創公司搶進。
數據分析平台首席分析師 安德森:「投入這些公司的資金絕對是很龐大的,我認為這跟AI熱錢有某種相似之處。」
德州新創機器人公司 共同創辦人 卡登納:「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這實際上有可能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專家分析認為,尤其倉儲物流等相關產業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量增加,因此新創業者也在追上腳步。
AI機器人新創公司執行長 強生:「我們稱之為機器人實驗工廠,今年夏天將啟用,幾年內每年將有上萬個機器人的生產能力。(這些機器人會去哪裡?)大部分會到很多客戶那裡,最開始主要是在物流倉儲領域,我們看到的下一個大市場是汽車、零售,然後最終進入醫療保健等市場。」
能輕鬆搬動各項重物只是基本,能根據指令做出反應,才是合格的AI機器人。
CNBC主播:「嘿!Digit,把最重的動物箱子拿到四號塔去。」
觀察人類動作學習,AI機器人不只能作出跟人類一樣的動作,甚至還能衍伸作出以往沒有學習過的舉動。
AI機器人新創公司執行長 羅斯:「我們有一項遠端操作的技術,讓人類做這件事200次 我們記錄所有數據,然後我們用這些數據來訓練這些模型,AI模型與GPT風格的生成式AI模型非常相似,輸入200個軌跡讓系統學習任務是如何完成,然後機器人將自主完成任務。」
業者前仆後繼在研發AI機器人,確實就是想取代勞工的職位。根據預估到了2030年,勞工短缺將高達200萬。這麼龐大的缺口加上成本考量,機器人就是很好的選擇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 克里斯滕森:「如果必須每小時舉50到100次55磅重的東西,那是一項很艱苦的工作,所以機器人首先接手這些骯髒,枯燥和危險的工作。我們只將汽車製造自動化提升10%,如果我們能將自動化提升到更高程度,將會大幅改變經濟。」
儘管要讓AI機器人走進一般的生活,暫時還是未來式,但對製造工廠來說,這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在工廠或倉庫當中人機共同完成任務,已經成為主流。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