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補充蛋白質當心吃到「超加工食品」 名醫警告:恐得心臟病、糖尿病

編輯 丘力龍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7 16:21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7 16:21
英國名醫兼電視節目主持人圖勒肯(Xand van Tulleken)。(圖/翻攝自 X@xandvt)
英國名醫兼電視節目主持人圖勒肯(Xand van Tulleken)。(圖/翻攝自 X@xandvt)

近年在健身風潮下,許多媒體、網紅形塑出需多吃蛋白質長肌肉的氛圍,英國知名醫生警告,標榜蛋白質豐富的食品並不總是最健康選擇,因為很多實際上是「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吃多恐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帶來心臟病、糖尿病等風險。

每日星報等英媒報導,英國名醫兼電視節目主持人圖勒肯(Xand van Tulleken)表示,與脂肪或碳水化合物不同,身體無法儲存蛋白質,因此攝取優質蛋白質相當重要。他提醒,許多人會刻意挑選標榜蛋白質豐富食品,卻可能誤食傷身的「超加工食品」。

 

圖勒肯指出,「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鹽和糖,還有防腐劑、乳化劑、甜味劑、人工色素和香料,不僅與體重增加有關,還可能造成腸道問題、心臟病、糖尿病。令人擔憂的是,英國人消耗的一半以上熱量來自超加工食品。

圖勒肯表示:「人們常談論優質蛋白質,但這問題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有什麼被添加到所謂的『優質蛋白』食物裡。」他以優格為例,天然的優格對健康有許多益處,然而,有些優格也經常添加甜味劑、色素和增稠劑。

他說,雖然偶爾吃可能不會造成危害,但經常吃就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人類的每日平均蛋白質需求範圍約在41.2至53.3克間,依年齡和性別而異。
 

他提醒,「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鏈組成,負責建立肌肉、血管、腦細胞、各種結締組織,人體內約有20%是蛋白質。你可以儲存脂肪、碳水化合物,但不能儲存蛋白質,只能用它來做事,因此需有穩定的每日攝取量。」

英國國民健保署(NHS)指出,豆、魚、蛋和肉類都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絕佳來源,培根、火腿和香腸等紅肉和加工肉類則應少吃。
 

全球必讀

#超加工食品#蛋白質#超加工食品心臟病#超加工食品蛋白質#超加工食品危害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50

0.0952

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