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陸電商低價攻勢滲透南韓 重傷韓網購平台

記者 林芳穎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0 14:2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0 14:29

中國電商快速滲透南韓市場,利用南韓150美元以下包裹,無須繳納關稅的規定,以低廉價格從中國出貨,規避關稅、進口認證、進口企業註冊等成本,對南韓電商構成嚴重威脅。儘管從中國直購的商品,陸續被驗出含有有害物質,但由於價格實在太便宜,許多南韓民眾還是忍不住下單。來自TVBS新聞合作夥伴-YonhapnewsTV的報導。

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憑藉超低價優惠折扣吸引消費者,最近宣告在南韓投資1兆5千億韓元,大舉擴張。

 
YonhapnewsTV報導:「起步較晚的『Temu』,去年7月進軍南韓半年後,在用戶排名中上升到第三位,最近中國時尚專門平台『Shein』,也正式開啟南韓行銷。」
 
隨著中國電商快速滲透南韓市場,南韓本土電子商務企業受到直接打擊,業界排名第一的酷澎,時隔7個季度出現虧損,Gmarket、11號街等大型企業,以及中小企業都受到波及。
酷澎議長 金範錫:「新的中國電商進入者提醒我們,由於進入門檻較低,消費者在零售業的選擇可能比其他行業更快,就在彈指之間,我們必須為顧客提供最好的選擇、價格和服務來贏得他們的歡心。
 
專家指出,中國電商平台的商業模式,對南韓企業特別有殺傷力,他們利用南韓150美元以下包裹,無須繳納關稅的規定,以低廉價格從中國出貨到當地,規避關稅、進口認證、進口企業註冊等成本。由於監管上的困難,得以展開不公平競爭,對南韓電商構成嚴重威脅。
 
YonhapnewsTV主播:「從趨勢上來看,海外直購傾向似乎很難挽回,消費者已經嚐到全球化的甜頭。將我們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銷往國外,購買相對低廉的海外產品,在出口型通商國家,已經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便宜又免運,南韓消費者當然趨之若鶩,問題是這些從中國來的海外直購商品,陸續被驗出有安全疑慮,尤其大部分是孩童使用的玩具和文具,最近首爾市的檢驗結果顯示,10個海外直購商品中就有4個,檢測出有害物質。
首爾特別市勞動公正相生政策官 宋浩宰:「用手直接接觸的史萊姆和黏土等3種產品中檢測出了加溼器殺菌劑成分,帶給消費者衝擊。」
 
儘管有安全疑慮,南韓消費者還是不敵低價誘惑拚命下單。
YonhapnewsTV記者:「根據南韓關稅廳統計,去年海外直購商品達1.3億多件,比2009年增加了52倍,換算一天高達36萬個海外直購商品進入南韓。」
 
南韓政府原本計劃針對部分產品,進行強制性KC安全認證規定,由於消費者以『侵害權利』為由強烈反對,只好撤回政策。改為由各主管部門選擇購買,有危險疑慮的海外直購商品,進行安全性檢查,提前擋下有害物品進入南韓,同時要求電商平台禁止銷售。」
YonhapnewsTV報導:「目前全南韓海關的海外直購物品檢查人員只有289人,換算每人每天要負責1200多個產品,考慮到這種現實上的侷限性,將先前由關稅廳負責的海外直購物品安全性檢查擴大到各部門。」
 
南韓消費者市民團體,近期發布針對中國跨境電商產品的調查,結果顯示,南韓消費者對商品價格滿意度高達80%,但在商品品質的滿意度只有20%,顯示中國跨境產品價廉卻不物美,但62%的受訪者因為價格實惠,仍然會繼續購買。在南韓通膨物價高漲的現況下,民眾傾向把價格放在品質之前,政府只能盡量把關。
#中國#南韓#電商#網購平台#關稅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56

0.0641

0.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