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大地震能預測了?專家分析震前「異常現象」:有望更精準預警

編輯 張庭暄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8 08:48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8 08:48
花蓮大地震後,不少民眾皆擔心沒有預警系統可提前預防。(圖/TVBS資料畫面)
花蓮大地震後,不少民眾皆擔心沒有預警系統可提前預防。(圖/TVBS資料畫面)

繼花蓮4月3日大地震後,餘震持續不斷,而當時大部分民眾皆沒有收到地震預警通知,造成人心惶惶。日前有外國專家指出,透過分析過去發生的大地震,目前可以透過衛星檢測到地震發生前出現電磁異常,期望可以在未來創建誤報率較低的預警系統。

根據《每日科技網》報導,伊朗德黑蘭大學(University of Tehran)阿洪扎德教授分析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附近發生的兩次地震前後各種衛星數據,發現地震前12至19天內,震區的地表溫度明顯異常,且震前5至10天大氣中的水蒸氣、甲烷、臭氧和一氧化碳等參數也出現異常。

 

更多新聞:秘魯太平洋岸外海規模6.3地震!深度25公里 無海嘯威脅

他進一步指出,地震前1至5天會發生「電離層異常現象」,溫度會從地面、大氣層至電離層中發生變化,尤其在大氣層及電離層等較高層最為明顯。阿洪扎德推測,這些訊號異常的來源可能來自地面,也可作為預警地震發生的一種參考方式。

他也解釋「我利用CSES-01衛星的數據,首次檢測到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地震之前電離層的異常現象」,同時稱「透過研究與多個地震前兆相關的異常,檢測真實異常的不確定性會降低,這可以有效地創建誤報率較低的地震預警系統」。
 
 
#地震#預警系統#花蓮大地震#地震預測#震前預兆#專家#地震震度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02

0.0898

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