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包括大陸、南韓與日本,都在全力發展【氫能車】,希望未來能取代燃油車。不過氫能車問世超過10年,普及率卻遠不及電動車,追根究柢,就是目前氫能的生產成本,相對較高,而且主要原料是天然氣,過程中仍會產生碳排放,不能算是完全乾淨能源。
這是南韓現代汽車的高性能概念車「NVision74」,號稱加氣5分鐘,就能續航約600公里,讓人對氫能車的未來充滿想像。
現代汽車全球營運長JoseMunoz:「氫能源與燃料電池,將成為主流科技。現代首先量產燃料電池轎車與卡車。」
Toyota的氫能車Mirai從2014年推出以來,已經進化到第二代,現在加氣跟加油一樣簡單。
澳洲ABC記者:「這看起來像加油槍,但加的是氫氣。加氣大約5分鐘,就能開上650公里。」
氫能車不像電動車需要長時間充電,而且續航力更好,不會開沒多遠就要找充電樁,也不會因為低溫影響效能,動力來源是氫氧燃料電池,不排氣,副產物只有水。
澳洲ABC記者:「這顆不是引擎,氫氣存進這顆燃料電池,產生電力驅動馬達,非常安靜,實際上原理類似純電動車。」
大陸經濟學者董秀成:「(氫能)最大的優勢就是低碳,氫的燃燒過程,就是氫加氧氣燃燒生成水。」
不過商用氫能車都問世超過10年了,就算在大都市,加氣站仍然不好找,限制了便利程度。畢竟氫能車發展與普及化,遠遠不及電動車。
路透社記者ElenaCasas:「氫能車比電動車早發展數十年,氫能被視為未來能源,但發展仍在起步階段。」
氫能車發展慢,跟先天硬傷有很大關係。
首先是能量轉換效率差,氫能耗損率是電動車兩倍以上。另外製造氫不便宜,需要大量空間存儲,還要克服易燃易爆的問題。最後就是基礎設施太少,不具經濟規模。
最大的迷思是就,氫能不一定完全零碳排。這要從氫如何而來開始講起。
由於氫常見於化合物中,自然界很少單獨存在,無法直接捕捉。南韓仁川這座最近剛開始運轉液化氫廠,就是目前最常見的製備方法,
透過「蒸氣重組」的方式,裂解天然氣產生氫氣,天然氣是化石燃料仍會排碳,也就是所謂的「灰氫」。
而真正不排碳的「綠氫」,是靠再生能源來電解水產生,但電解耗電量非常大,導致價格居高不下。
ITMPower執行長GrahamCooley:「綠氫製造成本,由全球綠能價格決定。(灰氫來源)天然氣價格有不可預測性。」
儘管如此,氫能還是被視為聖杯能源,只要找到乾淨廉價的方法生產,氫幾乎取之不盡。既然氫到處都是,科學界想到,從廢棄物提取氫能。
現代能源解決方案負責人ChangHwan:「最讓我興奮的是,塑膠變氫能。真正的雙贏科技,把不可回收的塑膠,佔總塑膠90%,轉換成氫能。」
另一個案例是,過去我們曾經採訪,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一座實驗性焚化爐,將來要把塑膠或木材廢料,經過「氣化反應」轉換成氫能。
把沒人要的廢棄物轉成能源,或許能完美解決兩道環境難題。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